找到111条结果

  • 我院心胸外科采用右腋下切口,已成功为300余例先心病患儿行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身体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标志着我院心脏外科微创技术已处于领先水平。 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李小兵 患儿年龄为4月~18岁时,胸廓有一定手术操作空间,且肋骨弹性好,经该入路手术显露最好,为最佳手术年龄。目前治疗病种主要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部分型房室管畸形,轻型法洛四联症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在张儒舫主任的主持下,术前根据每一例患者具体情况,经过周密准备,制定了相应个体化手术方案,力争切口最短,把手术创伤降到最低。很多患儿家长看到自己的“小宝贝”恢复的这么快,激动地握着张主任的手说
    李小兵 副主任医师 2020-05-15 16:49:37
  • 随着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拉开微创手术序幕,标志着新的医学里程碑的诞生。微创手术更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康复,最大程度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心脏外科由于其难度高、风险大,此前往往采用正中切口进行手术,但其存在术后胸廓不稳定、疤痕明显影响美观、创伤大等问题。近5-10年随着技术的进步迅速发展,腋下切口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心脏疾病的最佳选择,2019年微创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总量达27089例,增加量达5543 例(增幅25.7%),因其创伤、美观、恢复快被广大医生和家属认可。目前采用腋下切口切口基本在
    董卫 副主任医师 2022-01-22 20:21:00
  • 近期,我院心脏外1科柳德斌主任从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归来,很快开展了一项新技术:微创切口二次心脏瓣膜成形手术。患者张女士,62岁。十余年前曾在外院接受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先心病矫治术,术后短期恢复良好。近几年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同时伴随着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曾多次就诊相关医院心脏外科门诊,考虑传统开胸二次心脏瓣膜手术风险很高,建议其药物保守治疗,但病情依然越来越严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柳德斌患者经多方打听,得知我院能做微创心脏瓣膜手术,遂慕名来我院心脏外1科就诊。复查心脏彩超发现: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大量反流、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伴随心功能的明显下降,心律失常
    柳德斌 主任医师 2018-09-04 18:30:20
  • 开展正中微创切口心脏手术一年总结。在最近的一年里,我们开展了,两百例正中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手术的病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纠治。二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换,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等常规,需要正中长达20公分切口的手术改变成只有8到10公分的切口。同时对手术部位的显露,和常规的切口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样我们不增加手术的时间。不增加病人的费用。却达到了,减小切口。减少病人的创伤的目的。经过一年200例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统计,手术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围手术期,没有死亡病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收到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杨成 副主任医师 2018-07-14 01:35:39
  • 前胸正中,十分扎眼。患者在健康之外对美的追求从未止步,医生则在切口设计的道路上始终前行。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够在完美修复心脏的同时,将切口做得更小、更隐蔽。是不是所有人、所有心脏手术都可以使用微创切口呢?当然不是!成人骨骼和软组织坚韧,牵拉活动范围微创切口很难显露术野;而复杂先心病操作范围广,难度大,微创切口施展不开。所以,一般只有心内操作相对简单的先心病才能在微创切口下完成手术:目前在阜外医院,使用微创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已经非常成熟,或腋下侧切口,或胸骨下段切口。医生如何选择?患儿家长也需了解其中的玄机。首先要明确:不管切口如何,手术都要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状态下进行操作
    高展 副主任医师 2018-08-13 22:22:46
  • 董医生解惑小儿心脏微创手术 心胸外科微创外科手术国外称为最小创伤技术(minimal invasive technique),用最小的创伤解决孩子心脏问题。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较早开展微创技术,并于周四下午开设心胸外科微创门诊,该技术逐渐广泛适用于普通的先天性心脏疾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三房心、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疾病,由于手术效果佳,受到广大患者家属的认可,手术比例在2019年达到了24.13%,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常规手术缩短1.5天,手术切口在2-4cm左右,目前我们采用右侧腋下切口技术进行手术,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较传统正中手术避免了胸骨劈离,减少了
    董卫 副主任医师 2020-05-05 19:07:17
  • 20-830ml,平均(166±139)ml。手术用血量0-600ml,平均(120±119)ml,有12例年龄超过10岁的患者(23.9%)未输库血。患者术后1-2天即可离床活动,且自觉疼痛不明显。患者全部存活,无任何手术有关并发症,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一般为3-10天,平均(6.7±1.4)天。术后随诊37例(78.3%),随诊时间3月-2.4年,平均(1.3±0.6)年。随诊中所有患者心功能良好,胸片示肺血明显减少,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畸形矫正满意。无心包或胸腔积液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4.讨论    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常规治疗方法是经胸部正中切口,阻断升主动脉
    杨秀滨 主任医师 2019-09-20 17:02:37
  • 开展正中微创切口心脏手术一年总结。在最近的一年里,我们开展了,两百例正中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手术的病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纠治。二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换,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等常规,需要正中长达20公分切口的手术改变成只有8到10公分的切口。同时对手术部位的显露,和常规的切口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样我们不增加手术的时间。不增加病人的费用。却达到了,减小切口。减少病人的创伤的目的。经过一年200例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统计,手术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围手术期,没有死亡病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收到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杨成 副主任医师 2018-01-22 09:07:55
  • 心脏外科医生进行体外循环下的心脏直视手术时,目前大多数医生在大多数手术都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这种切口的优点是术野显露好,可以完成大部分心脏手术。但这种切口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一方面切口的位置在胸前正中,而且切口比较长,非常影响美观,甚至给部分病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要劈开胸骨,术后有些病人会出现鸡胸或漏斗胸,也影响美观。对于很大一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对于简单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可以选择更加微创的侧切口,也就是右侧腋下切口。右侧腋中线的超切口,它的优点是损伤,肌肉切开的少,几乎仅仅就是肋间肌。这种切口很隐蔽,胳膊
    张伟志 副主任医师 2018-10-10 17:02:53
  •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形成,包括心脏本身或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畸形。其中,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达50%以上。但是,传统的胸部正中手术刀口,一方面需要劈开胸骨,另外一方面手术刀口可长达8-10cm,往往患儿和家长会产生抗拒心理,有时甚至会延误手术时机,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身心健康。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何晓敏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微创美容外科一体化治疗,并在每周五上午特开设:先心病微创治疗专家门诊,擅长各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腋下微创切口手术和手术切口美容一体化
    何晓敏 副主任医师 2021-01-08 21:36:0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