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142条结果

  • 患者:女,70岁   主因:食管上段癌放疗后14月余,吞咽困难1周   诊断:食管上段癌放疗后复发,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病理: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分期:T4N0M1,IV期   2011年1月,患者因吞咽困难被诊断为食管癌,由于年龄大、体质弱,未手术切除,行放疗5个月,病情控制良好,放疗结束后,服用中药一段时间。2012年7月吞咽困难再次出现,伴呼吸困难、乏力等,食管上段癌复发,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2年8月2日入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经生物治疗一个疗程后,检查显示:食管上段病灶缩小。
    温洪泽 主任医师 2014-07-19 16:01:04
  • 复发指原发性食管癌经过手术或放疗后消退,但一段时间后在原有部位长出性质相同的新癌肿,或出现局部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后一旦出现复发,首先要请外科医生会诊,明确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如果患者首次放疗时间距离复发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第二次放疗缓解症状,临床称为二程放疗。如果患者失去手术及放疗机会,还可以采用内科治疗,如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或免疫治疗等。内科治疗效果较好时则可以进一步评估是否可进行手术或二程放疗。内科放疗并不理想时,患者可出现食管梗阻等症状,建议放置营养管或支架或通过胃造瘘方法,缓解食管梗阻症状。此外,当患者肿瘤不仅梗阻试管且侵犯气管时,可以放置气管支架解除气道梗阻症状
    张献中 副主任医师 2022-06-15 10:27:46
  • 食管癌晚期放疗对身体的影响,主要分为非特异性症状、局部皮肤改变、黏膜改变,骨髓抑制等情况,主要如下所示:1、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功能紊乱与失调,可出现精神不济、食欲下降、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饭后饱胀等。通常放疗结束后症状即可消失;2、皮肤改变:因为射线穿过皮肤直达食管,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脱皮。严重时可能出现湿疹、水疱反应或溃疡;3、黏膜反应:放疗会照射食管食管本身为食管黏膜。照射正常食管时则可导致放射性食管炎,表现为食管黏膜红肿、充血、分泌物减少。患者可出现口干、疼痛、进食减少等症状,形成溃疡后疼痛明显,可严重影响患者进食。重度损伤时黏膜极度充血、糜烂,同时出现出血现象。此时
    张献中 副主任医师 2022-06-15 10:27:23
  • 均放 0.5 -0.8cm ( 平面 ) ,外放后将解剖屏障包括做调整。 PTV1 : CTV1+ 0.3cm CTV2 :包括预防照射的淋巴引流区 上段:锁骨上淋巴引流区、食管旁、2区、4区、5区、7区; 中段:食管旁、2区、4区、5区、7区的淋巴引流区; 下段:食管旁、4区、5区、7区和胃左、贲门周围的淋巴引流区); 病变上下(在 GTV上下方向) 各外放3cm-5cm; PTV2 :在CTV基础上各外放0.5 -0.7cm。 ( 三 ) 放疗剂量:95%PTV 60Gy/30次(2Gy/次)+选择性腔内放疗,或 95%PTV2 50Gy/25次/5 周+ 95%PTV1 20Gy/10次
    张小涛 主任医师 2018-07-18 18:03:52
  • 随着环境污染的逐渐加重,社会科学的发展及我国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肺癌发病率一直居于首位,甚至成为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对于如此高发的肺癌,经过多方治疗手段的努力,其生存期也在缓慢延长中。这些治疗方式中,放疗也是居于重要位置。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它的治疗是多个方向上给予高剂量的射线照射靶组织——肺部病灶,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与这些射野方向相关。因此肺癌放疗中是否发生放射性食管炎可能要分情况讨论。我们都知道肺位于胸部两侧,而食管居中或偏向于一侧,如果照射这些病灶的射线也照射到食管,或部分散射线剂量过高,达到一定阈值,或患者本身较为敏感,都可发生放射性食管炎。此外,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
    胡洋 主任医师 2020-12-12 19:42:15
  • ,结果会如何? Button等[17]对145例接受根治性化放疗的食管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执行相同的CTVp外放边界,即在EUS/CT确定的GTVp上下方向外放2 cm,管周外放1 cm,不进行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 照射DT50Gy,25次,5周内完成,治疗后随访观察终点为局部或照射野内失败、区域失败和远处转移,结果显示96%的局部失败发生在照射野内。提示较小外放范围是可以接受的,并不会提高局部失败的风险。受入组病人数量限制,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2. 淋巴结CTV(CTVn) 食管
    韩大力 副主任医师 2020-12-15 10:45:10
  • 放疗开始后2周左右,在4周时达到高峰,常表现为咽下疼痛或胸骨后疼痛、胸部烧灼感、食管性反流及食管黏膜出血等。 放射性气管炎:常发生放疗开始后3-4周左右,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干咳、痰粘稠不易咳出。 食管气管瘘:表现为饮食及饮水呛咳等,出现后可采用支架植入术恢复饮食功能。 放射性肺炎:易发生于放疗开始后6周左右,即放疗即将结束时,总发生率16.7%,常伴有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气短、胸闷、高热等。 放射性皮炎: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脱皮、瘙痒等。 全身反应:一般于放疗2-3周后出现,如疲乏、低热、食欲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等。 2、后期放射反应(放疗3个月后) 放射性食管狭窄:进食梗阻
    薛亚军 副主任医师 2020-03-03 16:15:48
  • 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之一。食管癌放射治疗适应证较广,除了食管穿孔形成食管瘘远处转移、明显恶液质外,均可行放射洽疗。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效果佳,损伤小。1.食管癌放疗前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及意义①胸部X片:了解是否存在肺转移。②食管钡餐X线摄片:确定病期早晚、指导制订和实施放疗计划。③CT检查:了解食管癌本身及其与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对放疗计划的制订、实施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④腹部B超:了解肝、肾、腹腔情况,判断有无腹腔转移。⑤PT和ECT检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检查,确定、了解全身情况。2.放疗中饮食营养指导(1)饮食:放疗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进食疼痛或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唐三元 主任医师 2020-01-13 09:31:39
  • 局部晚期食管癌已经侵犯外膜或周围邻近器官,即为T3、T4或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但没有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是否需要放疗,常见情况如下:1、可手术的食管癌:颈段食管癌无法切除,可以先进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然后再进行手术切除;2、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应进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部分老年患者不能进行同步化疗,但可以选择放疗治疗,并同步使用靶向或口服药物治疗;3、转移性食管癌:如骨转移、肺转移或肝转移患者,可以通过食管局部治疗缓解梗阻症状,同时放疗可以缓解骨转移导致的疼痛。因此,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将放疗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或综合治疗手段的一部分使用。
    张献中 副主任医师 2022-06-15 10:28:23
  • )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是年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针对食管癌质子放射治疗的两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阐述。研究一食管鳞癌质子同步放化疗最佳放疗剂量的探索研究背景发表于1992年的RTOG85-01试验,奠定了同步放化疗作为不能手术的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的地位。随后,美国放射协作组的一项RTOG94-05研究对比了同步放化疗高剂量放疗组(64.8 Gy/36 Fx)与标准剂量放疗组(50.4 Gy/28 Fx)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的Ⅲ期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显示增加局部放疗的剂量,并不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反而增加毒性反应。因此,在西方国家,食管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时标准放疗剂量为50.4 Gy/28 Fx
    祁伟祥 副主任医师 2019-10-27 13:09:5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