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97条结果

  • (prothrombintime,PT)明显高于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Wang等[4]也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而Guan等[5]在来自多中心的1099例患者也发现ALT、AST升高也主要见于重症患者。从上述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来看,NCP以肝损伤为首发表现非常少见,而继发性肝损伤更多见。继发性肝损伤主要见于NCP危重症患者,此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脏作为受损器官之一,也常常会累及。临床特征上轻症患者肝功能损伤不明显,重症患者以ALT、AST、LDH轻度升高为主,黄疸少见,低白蛋白血症较多,或伴有PT延长,仅在死亡的少部分病例中可见黄疸。在NCP患者中胆管损伤的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
    朱清静 主任医师 2020-03-21 17:26:10
  • 正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是一种新发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传播快、人群普遍易感,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和乏力,少部分患者有全身肌肉酸痛,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其病死率约1%~3%[1-3]。临床实践和有关文献报道显示,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生化学异常。为帮助临床医生积极预防、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本病相关肝损伤,受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托,邀请国内有关专家,特别是在一线参加COVID-19诊断和治疗的肝病和传染病防治专家,总结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肝脏损伤的预防及诊疗方案》。由于COVID-19为新发传染病,有关其合并肝损伤的报道多来自观察性临床研究,大多对基础肝脏疾病、临床用药等相关因素描述不祥,目前在其定义、发生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尚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诊疗方案只能反映当前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今后将随着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和临床研究证据积累而修正和完善。本方案只是针对COVID-19合并肝脏损伤的预防和诊疗,有关COVID-19的诊疗请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一、有关定义COVID-19合并肝脏生化学异常(COVID-19associatedliverbiochemistryabnormality),是指在COVID-19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肝脏相关生化学检查轻度异常,无论既往是否有基础肝脏疾病。COVID-19合并肝脏损伤是指在COVID-19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肝脏相关生化学检查明显异常,即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正常值上限(upperlimitofnormal,ULN),或总胆红素≥2×ULN,无论既往是否有基础肝脏疾病。二、COVID-19合并肝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1.新型冠状病毒的直接毒性作用:目前有限的尸检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OVID-19患者肝脏体积增大;肝细胞变性、灶状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血窦充血,汇管区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胆囊高度充盈[4]。电子显微镜下,在肝细胞内可观察到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颗粒,并呈现出细胞病变效应(赵景民教授未发表资料)。有研究发现胆管上皮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2,ACE2),因此认为胆管细胞来源的肝实质细胞代偿性增生,导致ACE2在肝组织中的总体表达上调,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肝组织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5]。但临床资料[1,6]显示,反映胆管损伤的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无明显升高。目前认为,除病毒本身可能导致肝损伤外,全身炎症反应、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和药物因素可能是主要原因[7-8]。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也可能侵犯其他组织和器官,如心脏、肾脏和肌肉,因而导致血清转氨酶及心肌或骨骼肌其他酶谱的升高,其中乳酸脱氢酶升高的发生率比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更高。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应激与全身炎症反应:部分COVID-19患者发病早期临床表现较轻,但发病1周左右突然加重[1],甚至很快进入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这可能是由于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诱发机体缺氧,进一步导致更多细胞损伤、坏死,如此恶性循环,不仅导致肺损伤,也可引起肝脏、心肌、肾脏等多器官损伤[7]。3.COVID-19所致的肝脏缺血和低氧:低氧性肝炎,又称为缺血性肝炎、休克肝,常见于严重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手术、外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休克或严重低氧血症患者中。病理上表现为,肝小叶中央区细胞坏死,但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其临床特征为转氨酶的快速急剧升高(可超过20×ULN),常伴有乳酸脱氢酶升高,肝脏生化异常可随循环和呼吸功能改善而改善[9]。COVID-19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其中40%以上需要接受氧疗[1]。因此,缺血和低氧可能是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出现肝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4.原有基础肝病的激发或加重:COVID-19患者多为成年人,因此有可能存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据报道COVID-19患者中HBsAg阳性率约为6.5%[10])、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基础肝病。如果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在患COVID-19期间停用抗HBV药物,可出现肝炎发作;未接受抗HBV治疗者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有可能导致HBV被激活(或再活动);有NAFLD的患者可能长期存在持续性或波动性肝脏生化指标异常。5.药物性肝损伤:COVID-19患者,特别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常接受多种药物治疗。有报道显示,超过50%的患者接受了抗生素静脉用药[1],45%的患者接受了2种以上抗生素的联合治疗,用药持续时间3~17d[11]。另外,患者往往还接受多种抗病毒药物、中草药汤剂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的药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肝损伤也可能与所使用的药物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三、临床表现在COVID-19病程中,出现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的比例较高,但多数患者仅表现为反映肝细胞损害的ALT和(或)AST轻度升高,而反映胆管损伤的ALP和GGT多无明显升高[12-13]。除伴有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尚未见本病引起肝衰竭的报道。有综述提到,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的COVID-19危重型患者容易出现继发性肝损伤;而在轻型患者中,即使有基础肝病(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也很少出现肝脏生化指标异常率增高或原有肝损伤加重[7]。1.COVID-19患者转氨酶升高:在COVID-19患者中,ALT和(或)AST升高的发生率约为14%~53%,其中重型患者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高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需要采用机械通气或病死患者的转氨酶增高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1,6,11-18]。重型患者的AST升高率高于ALT升高率,在非重型患者中,AST升高率和ALT升高率接近。多数COVID-19患者的转氨酶为轻到中度升高。但有报告显示,个别患者出现ALT增高达7590U/L,AST达1445U/L[11],但是,不清楚这些患者是否曾出现严重低血压及严重低氧血症,以及是否有基础肝脏疾病。2.COVID-19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最近发表的一项总结了31个省、市、自治区552家医院共1099例COVID-19患者的大样本队列研究显示[1],总胆红素升高的总发生率约为10%,其中在重型患者和非重型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约为13.3%和9.9%,需要进入ICU、需要采用机械通气或病死患者的总胆红素升高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20.8%对比9.8%)。3.COVID-19患者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同时升高:报道中尚未见到有关COVID-19患者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发生率的数据。亦很少见到对于转氨酶水平增高分层比较的报道。单个医院的多项肝脏生化学指标的联合分析显示(丁惠国教授未发表资料),COVID-19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发生率约为37.76%(37/98);其中:ALT或AST<2×ULN(ULN=40U/L),或总胆红素<1.5×ULN(ULN=17.1μmol/L)占17.35%(17/98);2×ULN≤ALT或AST<3×ULN,或1.5×ULN≤总胆红素<2×ULN占13.26%(13/98);ALT或AST≥3×ULN,或总胆红素≥2×ULN占7.14%(7/98),在危重型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2.90%(4/31),在普通型患者中的发生率为4.48%(3/67)。4.COVID-19患者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临床实践发现且有研究报道[11]显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可出现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一般在26.3~30.9g/L。有研究报道[6]凝血酶原时间(PT)在入住ICU患者(n=13)中为12.2s(11.2~13.4s),显著高于非入住ICU患者(n=28)的10.7s(9.8~12.2s)(P=0.012)。5.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主要表现为血清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和PTA进行性下降,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除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外,尚未见到COVID-19患者合并急性肝衰竭的报道,亦未见到原有基础肝脏疾病的COVID-19患者出现肝功能急剧恶化或进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报道。四、诊断对于COVID-19合并肝损伤的诊断,应根据肝脏生化指标区分其严重程度,以及时识别出严重肝损伤和急性肝衰竭。在COVID-19患者中往往存在多种可能导致肝损伤的因素,应通过仔细全面的临床分析,尽可能分清主次,以便于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1.COVID-19相关的急性肝损伤:ALT或AST≥3×ULN,或总胆红素≥2×ULN,且在排除其他器官组织来源的转氨酶增高的前提下,可考虑COVID-19合并肝损伤。2.COVID-19相关的急性肝衰竭:以胆红素升高(>10×ULN)和PTA下降(<40%)及出现II期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具体请参照《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19]。3.低氧性肝炎[9]:在有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休克等的患者中,血清转氨酶在发病后12~48h内急剧升高,可超过20×ULN,恢复有效血容量和有效灌注或改善呼吸功能后1~2周内可降至正常。其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肝损伤。4.基础肝脏疾病加重: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NAFLD、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基础肝病者,有可能在合并COVID-19时加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可能因为停药出现病毒反弹而导致肝脏损伤;在没有接受抗HBV治疗的情况下,大剂量应用激素也可能激活HBV复制。各种原因的肝硬化患者有可能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加重甚至发生失代偿,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也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应该结合病史及有关检查,在有肝脏生化学异常的患者中有针对性地检测相应指标进行鉴别诊断。5.药物性肝损伤:不同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发生率不同,但其发生率随药物种类增多而增高。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是排他性诊断,需要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肝脏疾病,再通过因果关系评估来确定肝损伤与可疑药物的相关程度。请按照2015年版《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进行诊断[20]。五、COVID-19合并肝损伤的预防1.积极治疗COVID-19,不建议预防性应用保肝降酶药。2.合理治疗基础肝脏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长期抗病毒治疗者,不可停药;需要用激素治疗者,宜同时接受高效低耐药抗乙型肝炎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丙酚替诺福韦)抑制HBV复制从而预防HBV复制再活动或乙型肝炎发作。对有任何原因所致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应注意其相应的基础治疗。3.适度精简治疗药物。用药不宜种类过多、剂量过大、时间过长,以减少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4.监测肝脏相关生化指标。对于所有COVID-19患者,均应监测肝脏相关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白蛋白、PTA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
    朱清静 主任医师 2020-03-21 17:02:37
  • CA15-3 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 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CA15-3 动态测定有助于II 期和III 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 大于100U/ml 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20世纪80年代,专家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能识别肿瘤特异性大分子糖蛋白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并研制了单克隆抗体识别系统。CA是肿瘤细胞的相关抗原。常用的CA系列有:CA 125(卵巢癌相关抗原);CA 19-9(胰腺、肠癌相关抗原);CA 15-3(乳腺癌相关抗原)。病人血清CA15-3水平的消长与乳腺癌病情变化相平行,是复发和转移的重要信号,而且这种信号的发出要比临床症状的出现和用诸如B超、X线或CT等检出复发和转移的时间要早。有报道指出,CA15-3水平超过30u/ml、40u/ml和50u/ml时,判断乳腺癌病人存在手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其敏感性均超过90%,特异性分别为95%、99%和100%,正确判断率分别达到56%、83%和100%。CA15-3增高的话可能要注意进一步检查排除是否存在有肿瘤的可能性,但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并不高的,影响因素也很多,所以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的初步筛查,并不能用于肿瘤的确诊的。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赵辉
    赵辉 副主任医师 2019-03-05 09:37:38
  • 前面说到影像学无法100%的准确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最终还是需要病理诊断确诊,所以某些影像学报告是良性的乳腺肿瘤也可能需要手术。那么那些可以随访,那些需要手术呢?下面咱们详细说一说。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赵辉●小纤维瘤可观察,3~6个月复查一次腺纤维瘤并不是发现了就一定要手术,有一部分比较小(≤1厘米)的稳定的乳腺纤维瘤,我们也是可以观察的,一般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偏大一些(1~3厘米)的建议3个月来复查一次。●建议患者尽早手术的5种情况1、短时间内长大:如果在复查中发现肿瘤生长得比较快,半年内生长速度超过了瘤体大小的20%,建议尽早手术。2、备孕的患者:我们建议备孕的患者尽早把手术做好,因为在怀孕期间,准妈妈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非常大,可能会造成肿瘤在怀孕期间快速生长。孕期或者哺乳期都不是手术的最佳时机,首先孕期手术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其次哺乳期间手术感染的风险非常大。所以我们建议备孕的患者要进行详细的乳房查体,发现异常最好在怀孕前解决掉。3、有乳腺癌家族史:母亲或者姐妹有人得过乳腺癌。4、从事高危职业:比如经常接触射线、化学物质等。5、影像学提示有恶性可能:比如肿瘤周围有一些血管给它供给血液,整体感觉像纤维瘤,但边界不是很清楚,不太规则,在影像学分类上叫“可疑恶性”。这时我们建议患者不要再观察了,尽早手术。●手术方式分传统和微创两种目前乳腺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传统的开刀手术;另外一种,是越来越为广大的患者和医生所接受的微创麦默通手术。开刀手术的优势:①较大的肿瘤能够比较完整地切除;②能够缝合止血;③费用较低。微创手术优势:①不留疤,现在女性对自己形态的要求都很高,微创手术满足了大多数女性的需求。②容易发现微小肿瘤。在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手术,可以发现1厘米以下的小肿瘤。而开刀手术就很难找到比较小的肿瘤,可能会为了寻找肿瘤切出很大的刀口,那就得不偿失了。③门诊手术,无需住院。其他相关文章目录1. 乳腺 纤维瘤会癌变吗?2. 乳腺 纤维瘤是良性的,为啥也要手术?3. 多发乳腺 纤维瘤,微创手术能一次切干净吗?4. 微创术后乳房出现血肿、凹陷、硬块怎么办?5. 乳腺 纤维瘤微创术后复发了怎么办
    赵辉 副主任医师 2019-03-05 09:37:29
  • 来乳腺科就诊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是否患有乳腺肿瘤,是否良性肿瘤,是否能够治愈。因此对于乳房胀痛及是否扪及乳房肿块尤为注意。除此以外,来诊前应注意观察自身双乳是否对称,是否有皮肤水肿,是否有皮肤纠结凹陷,再观察是否有乳头溢液,是否多孔还是单孔。溢液颜色是乳白色、血性、浆液性还是清亮液体。一般认为血性液和清亮无色溢液需慎重对待,这类溢液不排除恶性的可能性。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赵辉乳腺疾病仪器检查以乳腺超声及乳房钼靶最为常见。乳腺超声适用于致密性乳房,一般年轻患者更为适宜,而年龄大乳腺腺体疏松型更适合钼靶检查。而有些患者则适合钼靶及超声结合检查更佳。毕竟两者结合更能准确判断疾病状态,在两种仪器未能有效给出诊断则需乳腺核磁共振检查,当然乳腺核磁共振也不是万能的,有些疾病则需临床观察和穿刺活检诊断病情。一般来说一年一次的钼靶检查对身体没有明显副作用,乳腺超声及乳腺核磁共振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对于乳头溢液患者则需检查乳房造影钼靶摄片,必要时给与性激素六项及颅脑核磁共振检查以排除颅脑下丘脑病变。以上简述就诊注意事项,祝就诊舒心,平安快乐。
    赵辉 副主任医师 2019-03-05 09:37:20
  • 乳房保健按摩操第一步:双手用力在胸前合十并向上,到头顶后两边打开,再由两边向胸部合拢,向左四拍后再回到胸前四拍,然后再向右四拍回到中间后放下。第二步:双手合十后向上到头顶打开,然后再在胸前合十,打开,合十打开,四次。再双掌合并后用力在胸前左右移动,向上分开后,慢慢放下。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赵辉第三步:双掌分别放在胸部两侧,指头朝内,向前延伸至胸前合十再打开。重复做四次。第四步:双手合十,抬起,打开,再双手向内合十,放在乳房中间,用力贴近中线。两拍一个节奏,重复四次。第五步:左手上右手下,在腹部和胸部上下做巡回的圆弧运动,在做动作的同时摆胯,双手不断交替。第六步:双手打开与肩平,由下至上一直到头顶,再从头顶之间靠肩伸出。注意事项1、不可以把顺序颠倒了,颠倒之后效果不佳2、力度上面要控制好,按摩前必须先清洗手部和胸部,保持干净
    赵辉 副主任医师 2019-03-05 09:37:11
  • 乳腺癌保乳术术后必需配合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方案。术后放疗包括全乳加瘤床推量照射。可能要经历6周放疗时间。术中放疗是手术切除肿瘤后即刻在瘤床进行一次大剂量精准放射治疗。与常规保乳术后放疗相比,对于低危患者,术中一次放疗即可代替术后6周常规放疗,大大节省患者住院时间,避免长时间放疗所引起的皮肤红肿溃破及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赵辉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科近期将实施山东省首例乳腺癌保乳术术中放疗,目前正在机器调试中。这项技术在全国已有20家医院开展,在山东将是首例。采用最新型便携式设备,放射线采用低能光子线,可直接运用于常规手术室,无需搬动患者,术中放疗辅助乳腺癌保乳术国际上已应用十余年,据德国曼海姆大学医学院公布数据显示:术中放疗科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率,随访发现:常规术后放疗乳腺癌术后5年复发率为3~5%,而术中放疗5年复发率为1.5%。
    赵辉 副主任医师 2019-03-05 09:37:01
  •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发病人数高峰期出现在40-50岁。虽然癌症的诱因十分复杂,但是只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饮食和营养结构,这比控制其他引发乳腺癌的因素更为简单。  喝酒 哪怕是少量饮酒都会有风险  很多人以为女人喝点红酒对身体有好处,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2012年意大利米兰大学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无论红酒还是烈酒,哪怕是啤酒,只要每天喝到3杯(1杯约等于250毫升)以上,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增加30%!如果大量喝酒,即便是红酒,也会增加雌激素的水平。雌激素可降低肝脏对酒精的代谢,同时增加对酒精代谢物的敏感性,影响全身免疫力。乳腺是雌激素存在的旺盛部位,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乳腺格外敏感,有可能使乳腺增生或突变。可以说,爱喝酒的女人更容易患乳腺癌。研究还显示,与不饮酒的女性相比,饮酒者哪怕只少量饮酒,其乳腺癌风险也显著增加。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赵辉   喝咖啡每天不超过1杯  很多女性喜欢喝咖啡,然而哈佛大学22年随访发现,绝经后的女性喝咖啡(主要是咖啡因)将会面临乳腺癌的风险。  哈佛大学22年的随访发现,绝经后的女性,每天喝咖啡超过4杯以上,会增加罹患乳腺癌6%的风险。这是因为大量饮用咖啡会增加了CYP1A2基因表达,而它的基因突变正是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在良性乳腺疾病的妇女中,服用咖啡因的量与激素受体阴性(ER-/PR-)的疾病以及直径大于2厘米乳腺肿瘤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言下之意是,纤维囊性乳腺病的妇女应避免喝咖啡。有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妇女,过量饮用咖啡(超过6杯),患乳癌风险将达到69%,此时应该限制饮用咖啡。  吃海带每天2克干品可预防乳腺癌  《英国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362名30-65岁的乳腺癌病人,每天吃海带(鲜品36克或干品2克),可以降低其52%再复发的风险。女性的乳房是碘存储的主要地点。保持足够的碘水平是必要的,以确保充分发挥职能甲状腺和正常乳腺结构。此外,海藻类食物还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这与中医理论中防治乳腺癌的观点相一致。  研究还发现,海带还具有缓解乳腺增生的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碘,可以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内分泌失调得到调整,最终消除乳腺增生的隐患。  喝豆浆  抗肿瘤的好饮料  曾有观点说“女性长期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因为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而雌激素偏高是乳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这让很多女性心生疑惑:“这豆浆是喝还是不喝?”  其实,多个研究显示,喝豆浆不仅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豆浆实实在在是一种抗肿瘤的好饮料。  在2008年6月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亚洲妇女通过喝豆浆可以降低乳腺癌1/3的发病率。2012年,美国和中国的专家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称,他们调查了9154例乳腺癌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7.4年,得出的结论是每天喝豆浆大于10毫克的这一组与不喝豆浆的那一组在乳腺癌的死亡率上没有区别,但每天喝豆浆大于10毫克的那一组乳腺癌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可见,喝豆浆不但不会导致乳腺癌,反而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维生素A  每天服用有助于减少风险  维生素A与乳腺癌有关系吗?这是肯定有关系的。如果女性能每天坚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A,则其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40%。这是因为维生素A可以保护眼睛和全身上皮组织间接抵抗各种疾病的感染。当我们缺乏维生素A时会造成夜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甚至穿孔、失明以及免疫力低下。  一般来说,女性可以每天摄入3000-10000万单位的维生素A,在平时我们吃的食物中,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芹菜、南瓜、土豆等,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多吃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女性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赵辉 副主任医师 2019-03-05 09:36:52
  • 相关因素与肿瘤转移复发、无病生存率和病死率相关 。乳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后,不仅需要长期医疗和康复服务,而且需要接受日常生活指导,以形成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尽量使体重达到正常范围(即体重指数为 18.5~23.9kg/m 2 ),或者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达到正常体重标准。对于已经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推荐降低膳食能量摄入,并接受个体化的运动减重指导。对于积极的抗癌治疗后处于营养不良或体重过轻状态的患者,进一步降低体重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治疗实施、减缓康复或增加并发症风险,必须由专科医师和营养师进行评估,制订和
    赵辉 副主任医师 2019-03-05 09:36:43
  • 介绍一个简单实用的健身法 这是一种及武术、养生、中医为一体的健身宝典,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功法源于大成拳桩功---浑圆桩。随意站立、双手环抱、全身放松。先把肩膀放松下来,然后双手的掌心后缩,手指之间要像夹着一支香烟似的。一定要试着放松,要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这样,我们的上肢、肩背就一定会完全放松下来。另外,可能站着站着,身上又开始紧张了,这时候可以把手动一动,稍微抬高或放低点,仍以放松为目的。锻炼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只要把手一抬起来,刚做抱球状,肩背马上就放松了,心里也马上就轻松了,很快进入一种喜悦的状态。很多时候,只要两手一抬,马上就会进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时候,不管干什么,身上都有使不完的劲,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 学会了放松,快乐就会油然而至,不请自来。双足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把全身重量放在前后脚掌的2/3处,脚趾完全放松,重心放在2/3处实际上是要向外一夹,这样,整个足阳明胃经的气血瞬间就全都充盈起来了,因为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所以它对激活人体气血是非常之快的。全身九大关节放松,头顶似悬浮一根丝线牵引,使之颈项竖直。经常站桩,一切与紧张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身体紧张带来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以及心理紧张带来的失眠、健忘、胆怯、多梦、恐高症、恐水症、恐血症、抑郁症等等,大多可以通过这种养生法来彻底解决。站上几分钟后,两个肩胛会发热、发沉,手心、脚心也会发热,继而全身气血都在涌动,可见其运动量是很大的,这是静中之大动,让肢体的运动缩减到最小,而气血的运动达到最充分。这样,就等于把调畅气血之外的那些不必要因素剔除掉了。青岛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赵辉
    赵辉 副主任医师 2019-03-05 09:36:3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