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353条结果

  • 1.静止性震颤在静止时,肢体有节奏的抖动,如患震颤麻痹的病人,手指有每秒4~8次的搓丸样或捻线样抖动,严重时头、下颌、舌及四肢均有震颤。在自主运动时震颤减轻,入睡后完全停止。2.舞蹈样动作可发生在面部、肢体及躯干肌肉的迅速多变、无目的、无规律、不对称、运动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运动,如挤眉弄眼、伸舌、牵嘴、耸肩、转颈、上下肢舞动及伸屈手指。如风湿性舞蹈病。3.手足徐动手指或足趾间歇的、缓慢的、扭曲的、蚯蚂蠕动样的伸展动作。多见于肝豆状核变性、早产儿及出生时脑 缺氧。4.痉挛性斜颈头部不自主的转向一侧,伴有对侧颈肌的僵硬。5.扭转痉挛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缓慢而强烈的不自主的扭动。病因不明,有些有
    钱柯 主治医师 2018-11-26 21:23:50
  • 崔女士,年仅30岁,在她身上出现了疑似帕金森症状,这样她感到有些恐惧。 两年前崔女士双肩出现不自主耸动,后出现双手手指及双上肢不自主动作,呈跳动或抽动。头颈出现不自主点头动作,躯干出现挺身动作。熟睡后症状消失。后行走出现步伐不稳,跌倒倾向,走路容易律右侧偏。患者自觉走路费劲,感觉特别累。 近一年,崔女士在吃饭、饮水时偶有呛咳。发病后记忆力逐渐下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不自主运动,给予输液治疗无明显效果。 不自主运动是什么病?都有哪些症状?不自主运动或称异常运动,为随意肌的某一部分、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收缩。是指患者意识清楚而不能自行控制的骨骼肌动作。临床上常见的
    王学廉 主任医师 2015-02-26 11:04:37
  •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脑瘫类型,占所有脑瘫的20%左右,常见病因:胆红素脑病、重症低氧缺血性脑损伤、早产、低体重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而不自主运动增多,常见扭转痉挛、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原始反射残存、头和躯干张力降低、姿势控制缺陷等,大多为四肢瘫,表现为上半身重于下半身。多数患儿治疗效果较差,运动残疾程度较重,行走困难,属于中、重度残疾。  临床特点:  1、异常的姿势是影响和控制正常运动发育的关键  身体维持一定的姿势,是产生自主运动和正常运动的基础,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较早的表现为较多的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必然产生异常运动,影响和控制了正常运动的发育
    廉民学 副主任医师 2019-05-08 16:52:57
  •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脑瘫类型,占所有脑瘫的20%左右,常见病因:胆红素脑病、重症低氧缺血性脑损伤、早产、低体重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而不自主运动增多,常见扭转痉挛、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原始反射残存、头和躯干张力降低、姿势控制缺陷等,大多为四肢瘫,表现为上半身重于下半身。多数患儿治疗效果较差,运动残疾程度较重,行走困难,属于中、重度残疾。  临床特点:  1、异常的姿势是影响和控制正常运动发育的关键  身体维持一定的姿势,是产生自主运动和正常运动的基础,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较早的表现为较多的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必然产生异常运动,影响和控制了正常运动的发育
    廉民学 副主任医师 2019-05-05 15:54:28
  •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锥体外系受损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脑瘫类型,约占脑瘫的10%~30%【1】。常见病因为胆红素脑病、重症缺氧缺血性损伤、早产、低体重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而不自主运动增多,常见扭转痉挛、张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原始反射残存、头和躯干张力降低、姿势控制缺陷等,多数患儿治疗效果较差,运动残疾程度较重,行走困难,属于中、重度残疾。脑瘫患儿的早期异常症状常首先出现在头部,如果小儿不能充分的控制自己的头部,将会阻碍他学习高一级的运动功能【2】,并因头部的异常姿势和运动导致全身的异常姿势和运动。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发育过程中,头部姿势的控是 最易受到阻碍的,因此探讨不随意
    张旭烨 主治医师 2018-10-18 11:03:23
  • 身体不自主运动主要表现为震颤、抽动、肌张力障碍。震颤是最常见的不自主运动,是指身体的某一部分不自主节律性抖动。震颤常见的表现为手抖、腿抖、头部抖动。生理性震颤在去除诱因后症状会消失,而病理性震颤会呈现持续加重的趋势。抽动的特点是一种突发、快速、无节律的动作。抽动症多发于儿童,通常表现为做鬼脸的动作,有时候会伴有抖肩的动作,基本在1、2秒钟就消失了。一些轻症的抽动症患者,会随着他们的生长发育,呈现一种逐渐减轻,甚至自愈的状态。身边的人尽量不要刺激患者,刺激会丧失这种可能自愈的机会。肌张力障碍是一种高致残的疾病,常见表现为经常落枕、眼睑痉挛、异常书写姿势、斜颈。这种疾病是由于锥体外系疾病导致肌肉
    泽元堂中医-客服孙杰 2023-03-02 14:23:27
  • 姿势(非对称)和固定运动模式。  上肢:取面前的玩具,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先出现肩关节的外展(水平面运动),然后整个上肢伸展(矢状面),肩关节再内收然后前臂旋前(冠状面),最后才伸展掌指关节和指指关节,完成抓握动作。三个运动面的运动几乎都存在,如同运动被分解然后再快速的组合。每次动作的时间顺序(先后)、空间位移(活动范围)都是固定的。  下肢:双下肢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旋转,两侧下肢的外旋角度不同,每一侧下肢都处于过伸展状态,屈曲范围小而速率大,导致看上去时在做小碎步的移动,如果加上上肢的非对称,和一部分患者的远端关节不随意运动——舞蹈症,看上去像是挂线的木偶。  姿势稳定性(控制重心的能力
    赵海康 主任医师 2018-08-27 17:52:48
  • 。 上肢:取面前的玩具,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先出现肩关节的外展(水平面运动),然后整个上肢伸展(矢状面),肩关节再内收然后前臂旋前(冠状面),最后才伸展掌指关节和指指关节,完成抓握动作。三个运动面的运动几乎都存在,如同运动被分解然后再快速的组合。每次动作的时间顺序(先后)、空间位移(活动范围)都是固定的。 下肢:双下肢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旋转,两侧下肢的外旋角度不同,每一侧下肢都处于过伸展状态,屈曲范围小而速率大,导致看上去时在做小碎步的移动,如果加上上肢的非对称,和一部分患者的远端关节不随意运动--舞蹈症,看上去像是挂线的木偶。 姿势稳定性(控制重心的能力),绝大部分
    常崇旺 主治医师 2014-12-29 17:38:05
  • 摘要 目的 探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头背屈头背屈的矫正方法。方法 对68例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穴位注射、针灸、推拿及中药熏洗加现代康复的手法矫正治疗。结果 治疗2个大疗程后,68例中14例患儿头背曲症状消失,随意运动恢复,占20.6%;显效41例,占60.3%;好转11例,占16.2%;无效2例,占2.9%;总有效率97.1%。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头背屈效果确切,值得借鉴推广。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旭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不随意运动;脑性瘫痪;头背屈  在过去的50年里,随着产科技术、围生医学和新生儿ICU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生儿病死率明显下降,虽然很多危重的新生儿经过
    张旭烨 主治医师 2018-10-18 11:15:45
  • 严重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及羞耻感。  七、行为异常:脑瘫患儿的行为异常通常表现为性格改变,如固执、多动、冲动、社交退缩、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甚至自我伤害。  八、认识损害:儿童认知功能涉及学习能力、智力、记忆力及注意力等多方面。认知障碍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患儿的认知功能,主要取决于脑损害程度,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患儿的情绪和行为也能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物理治疗如何?  物理治疗还是比较常用的、可以治疗轻度脑瘫的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主要是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
    金伟琴 主治医师 2018-08-29 08:56:5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