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7条结果

  • 如果经常眼跳且眼跳局限在一侧的面部,就要当心是否患上了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又称单脸抽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常易被患者误认为是眼跳或着凉受风所致,还由于其发病人群集中在中年以后,不少患者误以为这是机体老化的一种反应,从而任其发展。面肌痉挛包括原发性面肌痉挛和继发性面肌痉挛两种。其中,继发性面肌痉挛是指由于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血管畸形等颅内疾病引起的面肌抽搐,应选择治疗那些原发疾病为主。而原发性面肌痉挛是由于动脉硬化等原因造成脑内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经和临近的颅内血管“骑跨”,血管舒缩对面神经造成搏动性压迫,最后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引起面部肌肉异常抽搐。随病情进展抽搐会日趋加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有这些症状者要警惕患面肌痉挛,应及早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治:1、以一侧眼睑开始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时间延长可扩展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伴有口角肌肉抽搐极为常见;2、抽搐反复发作,自己不能控制,多在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与人交谈时加重;3、严重者甚至会睁眼困难、口角歪斜,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主要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但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长期服用则效果甚微。为什么药物无法治愈面肌痉挛?卡马西平等药物一般有两种作用方式来影响神经系统,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渡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灶兴奋的扩散。简单来说,一是调整神经元的兴奋性,二是提高脑组织的兴奋阈值。从面肌痉挛的致病原因及卡马西平等药物的作用机理来看,这两种作用方式对于面神经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都是无效的,无法改变面神经被压迫的事实,所以针对于面肌痉挛,药物治疗是无法治愈的,只能暂时缓解一些轻微面肌痉挛的症状。而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长期服药是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的。面肌痉挛药物治疗无效首选外科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因此,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十分推崇并广泛应用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它的优点就是在长期有效的解决面部疼痛或面部抽搐的基础上,并保持了神经的解剖学完整,从而保持正常的神经功能,改变以往其它治疗后出现的面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要在全麻下,于病灶侧耳朵的后方,在显微镜下直达导致病变的“责任血管”,将神经和血管隔离开,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王景 主治医师 2019-10-12 10:45:57
  • 对于脑瘫患者家属来说,病急乱投医的急切心情与高额复健费用的双重压力,常常把这些遭遇不幸的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我国脑瘫患病率在2‰至3‰之间,作为儿童常见疾病之一的小儿脑瘫可造成极大危害。廉民学副教授介绍,脑瘫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极有可能造成患儿终身残疾,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痛苦,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家长们应该了解小儿脑瘫的危害,进而重点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  小儿脑瘫康复过程是很漫长的,需要科学的治疗方法、合理安排饮食和护理,手术后要做好康复锻炼。也就是说,小儿脑瘫康复想要有理想的治疗效果,最为关键的是小儿脑瘫治疗要有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在家庭对脑瘫孩子的护理是脑瘫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国内脑瘫治疗的医院到是不少,但是真正能达到科学化治疗脑瘫的医院少之又少。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脑瘫治疗组的成立,为脑瘫孩子提供提供全面诊疗评估、治疗方案及康复治疗等帮助,针对多学科专家实践、FSPR手术+椎管成形术、一期术后专业康复、二期矫形+矫形支具康复锻炼等治疗手段,确保了每位患儿术后达到最佳状态,最大可能的降低了单一治疗手段的各种缺点,并通过不同疗法间的相互配合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最终实现患儿能够独立自主生活的治疗目标。  一旦查出孩子得了脑瘫,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一定要到正规的脑瘫诊疗机构,请专家做一个正规的诊断,根据专家的诊断,做出合适又合理的治疗,小儿脑瘫的治疗不要太单一,要综合治疗,治疗与护理相结合。  在脑瘫康复过程中,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康复环境,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关注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同时还应注意多与患儿沟通,培养他们生活的信心。脑瘫孩子由于多方面因素可能存在原发的和继发的心理缺陷和交往障碍。家长应给孩子树立信心,积极鼓励孩子走进社会,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廉民学 副主任医师 2019-01-18 11:30:31
  • 。       合——介入-外科杂交手术。介入复合手术部利用先进的设备如Artis Zeego(多轴全方位机器人式血管造影和介入系统)引导下完成介入外科杂交手术,如巨型假性动脉瘤、颈内动脉闭塞等。
    冯智军 主治医师 2017-04-28 22:42:05
  • :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无瘤技术、切除标本的完整性等,均有程度不同的缺陷。同时,腹腔镜手术外科的二氧化碳气腹和高碳酸血症、压力人工气腹的呼吸循环效应、气腹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对机体的危害待进一步阐明。(3)影像引导下手术:如B超、模拟定位机、CT、MRI等引导下,可进行经皮穿刺、不开刀的手术或治疗,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靶向治疗的准确性。现在,B超介入外科、CT介入外科等在某些大型医院已形成独立的专科,成为治疗肿瘤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4)传统手术的微创化改革:以往为减少肿瘤术后复发率,不断扩大手术切除范围,但是最近20年来,人们对扩大切除手术的创伤及效果提出了疑问。早期乳腺癌行
    王洪武 主任医师 2020-11-03 15:39:05
  • 痉挛型脑瘫的治疗须借助康复与手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脑瘫治疗过程中,在最佳手术窗口期介入外科干预治疗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患儿两岁半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门诊中,经常有家长咨询:“医生,我儿子今年才3岁,太小了,怕他不能耐受手术,能不能等他懂事一点,10岁左右再做呢?”家长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其原因的。第一,往往患儿症状较轻,可能只有在下蹲或快走时才会暴露出肢体问题(下蹲、快走时踮脚明显),所以家长并不是很重视;第二,每位家长都心疼患儿,希望患儿懂事些再动手术,认为患儿年纪小接受手术太遭罪,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想等到患儿大些甚至成年后再做最理想。家长这样想
    孙成彦 副主任医师 2020-12-10 14:42:51
  • 提到,不然就很快没有医生了),只是在接下来工作中戴外科口罩,隔天测量体温,7天后或出现症状时咽拭子测试。第三位讲者是来自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教授Michael Levitt。他重点讨论了卒中合并新冠患者气管插管的问题。医生普遍认为气管插管后的新冠确诊或疑似患者对手术医生更安全,而在术间插管会导致气溶胶蔓延,但是Levitt医生认为目前尚无结论,尽量避免术中改全麻插管。他还介绍了新冠患者进行手术时的细节,如所有介入耗材都搬出术间,避免污染。由于个人防护物资的普遍短缺,在疑似新冠患者手术中,只有进手术间的医生和护士能够戴N95口罩。最后一位讲者来自纽约的西奈山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
    洪韬 副主任医师 2020-09-27 14:59:40
  • 国内外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简史洛阳东方医院脊柱微创外科上官文峰(洛阳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上官文峰)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是在显微外科和经皮介入外科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由于脊柱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复杂的手术操作过程,阻碍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进步,近 10 年来,微创脊柱 (Mini-mallv invasive spine) 外科手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我国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介入切吸技术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和开展了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 (PEID
    上官文峰 主治医师 2018-07-15 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