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8条结果

  • 江西名老中医集萃之二十一:著名骨伤科专家李如里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治未病科/名中医工作室 黎崇裕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李如里(1912—1984),江西新建县人,江西省著名骨伤科专家,名老中医。曾担任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科主任,江西中医学院伤科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西分院研究员。曾发表《介绍祖传验方“瓷粉接骨丹”》、《中医治疗骨折的经验》、《井字带治疗髌骨骨折》等骨科方面的文章。李老的骨伤经验师承于其岳父吴金山公,他不但继承了家传的正骨技法,还勤求古训,博采群方,使祖传的正骨手法更趋完善。李老善用其独特的手法为骨伤病人整骨疗伤,疗效十分显著,深得患者喜爱。在
    黎崇裕 主治医师 2018-07-17 21:31:11
  • 施荣庭,魏指薪之外孙,施家忠、魏淑英之子,魏氏伤科第三代传人,副主任医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伤科副主任。1973年其随外祖父魏指薪学习中医及魏氏伤科,攻读中医经典著作,伤科经典专著,受魏指薪言传身教,深得魏氏伤科真传,能充分发挥魏氏伤科之特长,采用内治外治法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手法与导引相结合的原则,并将其指导和应用于临床,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颞颌关节综合征,腕、肘、肩、膝、踝关节损伤,四肢关节骨折,骨折后遗症等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魏氏伤科魏氏伤科(瑞金医院伤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流派,肇始于山东菏泽曹县梁堤头魏指薪(原名魏从修)先生。魏指
    李勇 主治医师 2023-07-16 19:34:53
  • 西方医学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将近两百年来,讨论中西医区别的文章,汗牛充栋,纷繁复杂,比较来,比较去,仍让人云里雾里,无从入手。中西医区别的关键在哪里,其区别的本质在哪里?有没有简单明了直指本质的回答呢?上海市同济医院伤科史坚鸣笔者学习并临床中医将近三十年来,因为兴趣爱好所在,触类旁通,有所感悟,不敢自专,请允许我试着回答这一问题,以作抛砖引玉之用。西方医学,是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冲破宗教束缚以后,从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为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源头是反宗教的,推到底,其本质是-----无神论。而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运气学说等等等等,无一不是来源于道教。其真实情况,可以这样说
    史坚鸣 副主任医师 2018-09-04 16:01:32
  • 本文原载于《上海中医药报》2017年7月14日 作者:王辉昊 源流与传承 石氏伤科是沪上著名伤科学术流派,具有近150年的历史。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石筱山、石幼山为代表的第3代传人成为名动江南的伤骨科医师,而第4代传人涌现出一大批全国著名的临床大家,如石仰山(国医大师)、石印玉(上海市名中医)、施杞(上海市名中医)等。 特色理念 石氏伤科倡导以“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创立了“三十二字学术思想”:治伤识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复元图本,顾及兼邪,注重痰湿;内外并重,整体调治。 特色药物 内服药:治伤为主,有成药“麒麟散”,新旧损伤
    王辉昊 副主任医师 2019-06-04 16:02:34
  • 中医药治疗骨伤科慢性感染秘方,所谓秘方就是别人不知道的方。中医讲秘验方,其实西医也有秘方。就是治疗某些疾病的有特殊疗效的方法。有时是方,有时是术。好像一提秘方就含忽悠的成份,非也。现在叫商业机密、核心技术。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产生的东西。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关节病科陈利国大学时吴振平老师上课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天我给大家再讲一个很秘很秘的秘方。”大多数人也就当成一个笑话而已。翻开《骨伤内伤学》课本,上面记录的尽是当年老师们所教授的秘验方。吴振平老师是骨伤系几个没有到洛阳正骨医院进修过的老师之一,吴老师是在山东文登整骨医院进修学习的。上班后,在洛阳正骨医院手外中心一待就是十
    陈利国 主治医师 2019-01-14 10:57:51
  • 。”说明各种损伤可因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阻塞,气机不得宣畅,引起肌肉收缩或松强无力,而致关节活动不利,肢体功能障碍。感受风寒湿邪还可致落枕等疾患。如《伤科补要》说: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二)内因内因是指受人体内部因素影响而致颈肩腰腿痛的因素。无论是急性损伤还是慢性劳损,都与外力作用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一般都有相应的各种内在因素和对应的发病规律。《素问,评热病论篇》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讲堂:颈椎病要看,肩膀痛要看,腰酸,腰痛腿抽筋更要看(三)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颈肩腰腿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其中外力伤害和慢性劳损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
    小妮说健康 2020-11-27 10:16:01
  • 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达指定床位休息。  3、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4、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5、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7、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8、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9、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11、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2、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5、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7、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王峰 住院医师 2018-05-04 00:06:31
  • 1.    术后当天麻醉恢复后即可开始进行踝泵运动,方法是:方法如下:患者在卧床伸直双下肢的情况下,双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然后从最大背伸状态开始做跖屈,跖屈也要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复进行。在患者卧床看电视、看书或读报纸及与家人谈话过程中都可以不断进行跖屈、背伸练习。广东省中医院骨科罗斌 2.       术后24小时内除了开始进行踝关节的踝泵运动外,还可开始进行髋关节的主动运动(30次——1日),进行踝泵运动和髋关节运动时,膝关节保持静止;但可进行手术膝关节的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每组100次,3组/日)。卧床时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方法:患者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反复进行双下肢大腿肌肉收缩5秒钟、再放松2秒钟的活动。可以双膝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和放松练习,这样可以增加股四头肌练习的效率30% 。 2.术后第二天可持拐下地完全负重行走(每日扶拐行走时间总共是30分钟,每次行走时间在5分钟左右),股四头肌训练由“静力性收缩训练”改为“直腿抬高训练”。(20次→10次→5次为1组,1-2组/日, 可分上下午练习)。膝关节可以在棉垫内做0-30°的微动。其他练习同术后24小时内的内容。 3.术后第三天膝关节可以进行活动度在30-60°的活动。其他活动同术后第二天。 4.术后第三天或第四天伤口换药,由“棉花腿”换为“弹力绷带”,可以开始不扶拐下地行走,每日行走总时间控制在30分钟,每次行走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即如果每次走10分钟,每天最多走3次;如果每次走5分钟,每天走6次。同时进行股四头肌收缩、放松训练。屈膝要过90度,此时患者可以出院。 5.术后1周在门诊拆线,患者不扶拐可以正常行走,每日行走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膝关节活动度应达到100度以上。 6.在家中行术后第2周的训练: (1)活动度训练0-45-90-120度,从手术后第二周的开始,到术后第二周的周末,活动度逐渐增加。 (2)肌力训练开始静蹲45-80度下的训练。 ①开始静蹲练习股四头肌力量。静蹲练习方法:姿势同中国武术中的骑马蹲裆动作或成为站桩动作。患者两腿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比肩膀稍宽,身体保持直立位,不能向前倾,此时双膝开始弯曲下蹲。双膝弯曲角度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肌肉力量不同而不同。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好,大腿肌力好,下蹲角度可以达到屈膝90°,如果患者身体欠佳和大腿肌力弱,双膝轻度屈膝即可,这时半蹲位置较高,患者较省力,随着练习后肌力的增加再增加屈膝的角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练习的次数。一般要求每天练习2  -3组,每组练习10-15次,每次练习时间因人而异,比如,肌肉力量好的,一次静蹲时间可以持续5分钟,而肌力弱的,一次只能蹲2分钟,总之,无论肌力好与不好,每次都蹲到腿发抖,坚持不了为止,这样算练习一次。 ②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内侧头的肌力。直腿抬高训练:直抬腿练习的方法是:患者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伸直,患肢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抬起15°,保持抬起15°的姿势,直到无力为止。休息2分钟后再次重复。每天完成10-20次即可。 7.术后3周-5周:可进行“专门行走训练”,这一时期,一般主张慢速或中速行走,快速行走要尽量少。术后3周每日行走距离最好在1000米左右,术后4周可以增加到1500米,术后5周可以超过2000米。但要以膝关节在行走后肿胀没有明显加剧为准。如果按着上述的距离行走后膝关节的肿胀明显加重,请减少行走距离,首先减少500米,如果肿胀不再加剧就可以按着减少的距离断裂,到下一周再增加距离。 8.术后6周后,可开始进行不限制距离的行走,也可恢复所有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并尝试慢跑。如果在太多行走后或跑步后关节肿胀加重,应该适当推迟这样的练习。对于运动员来说,如果此时肌力恢复良好,可以开始参加辅助训练,并很快过度到正规的专项训练。 9.术后9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活动。
    罗斌 主治医师 2018-10-19 11:55:46
  • 注意事项:详细过程由手术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伸直膝关节行走六周 1.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广东省中医院骨科罗斌 2.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3.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20-3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练习时要按着康复方案的要求完成,不要超过规定的角度,也不要达不到规定的角度。   一·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㈠ 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㈡ 术后一天:   1 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对踝关节屈伸练习不规定时间,在读报、看电视、看书或卧床休息时都可以进行,越多越好,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3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枕头的高度在松软的状态下不要大于5cm),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     4 术后第一天可以扶拐下地走路,但是患腿要在夹板下保护,要扶拐,患肢不负重。 ㈢ 术后2天:拔除引流,如果关节内没有放置引流管,术后关节肿胀严重可以考虑关节腔穿刺抽出积血。   1 继续以上练习。   2 踝泵练习同术后第一天。   3 开始尝试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2—3次/日。练习时手术切口处的疼痛属正常现象,应予以耐受。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在开始抬腿之前,应该将大腿前方和后方的肌肉绷紧,使得整个腿部在肌肉的保护下形成一个整体,膝关节要确保完全伸直,然后再将腿抬起,这样可以防止在直抬腿时将刚重建的韧带拉松。   4 开始侧抬腿练习,10次/组,2组/日,可以上下午各进行一组。     5.扶拐下地走路,但是患腿要在夹板下保护,要扶拐,患肢不负重。 ㈣ 术后3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双足站在地上时负重相同。5分/次,2次/日。(注意:不要负重行走,行走时要扶拐,而且手术膝关节只负重体重的三分之一)。   3 开始屈曲练习。患者可以试着坐在床边,将膝关节自然下垂到30°微痛范围内。如果患者自己完成困难,可以请家属或主管大夫协助完成。如果此时患肢带有夹板或石膏,练习时可将石膏或夹板去掉,练习完毕再将石膏或夹板带上。 ㈤ 术后4天:     1 继续以上练习。     2 加强负重及平衡练习,逐渐至可用患腿单足站立。如可轻松完成,则开始使用单拐(扶于健侧)行走(注意:不要完全负重行走,行走时只负重体重的三分之一)。    ㈥ 术后5天:     1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      ㈦ 术后1周:     1 屈曲角度到30°,主动屈曲也可以30°。     2 其他练习同前。   二·初期:(2—4周) ㈠ 术后2周:     1 被动屈曲至45°.     2 强化肌力练习(直抬腿可达6分钟)     3 此时患肢仍然不要完全负重,行走时扶拐,患肢负重三分之一。 ㈡ 术后3周:    1 被动屈曲至60°。    2 加强主动屈伸练习,强化肌力练习。    3 此时患肢仍然不要完全负重,行走时扶拐,患肢负重三分之一。    4 开始坐或卧位抱膝练习屈曲。抱膝至开始感到疼痛处保持10秒,稍稍放松(整个练习过程中不可完全伸直休息)休息5秒,再抱膝,反复练习20分钟,每日一次。 ㈢ 术后4周:(睡眠时可不带夹板)    1 被动屈曲达80°。 2 开始静蹲或靠墙滑动练习。 3 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4 此时患肢仍然不要完全负重,行走时扶拐,患肢负重三分之一。 5. 活动夹板可以改到在0°。 三·中期:(5周—3个月) ㈠ 术后5周:    1 被动屈曲达90°。    2 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30分/次,2次/日。没有条件可以省略。    3 此时患肢仍然不要完全负重,行走时扶拐,患肢负重三分之一。 4. 活动夹板可以改到在0-30°范围。 ㈡ 术后6—8周:     1 被动屈曲角度达120°。 2 术后6周开始完全负重。     3 逐渐尝试保护下全蹲。 4 强化肌力,增加直抬腿练习和静蹲练习次数。 5. 活动夹板维持在0-60°范围。   ㈢ 术后10周—3个月:(可去除夹板)     1 主动屈伸膝角度基本与健侧相同,且无明显疼痛。     2 每日俯卧位屈曲使足跟触臀部,持续牵伸10分钟/次。     3 开始跪坐练习。     4 开始蹬踏练习。   四·后期:(4个月—6个月)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运动。     后期提高最大力量,选用大负荷(完成12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8-12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90秒,至疲劳为止。      1 开始膝绕环练习。      2 开始跳上跳下练习。      3 开始侧向跨跳练习。      4 开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      5 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 ※ 此期间重建的韧带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及安全,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   五·恢复运动期:(7个月— 1年) 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       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       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通过测试,患健关节活动度达正常,肌力达健侧85%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
    罗斌 主治医师 2018-10-19 11:53:34
  • 本文转载自上海中医院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詹红生教授。脚崴了、关节扭伤、或是肌肉拉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儿,一般的医学专业书、科普书和文章都说要冷敷或冰敷。那么,为什么要冰敷?应该怎样冰敷呢?冰敷的目的是什么?冰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止血。当损伤发生时,受伤部位的血管破损,局部会出血,冰敷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通常动脉血管里面的压力比较大,静脉血管里面的压力比较小,所以,在受伤的第一时间采用冰敷的方法把动脉血管“冻住”,对于止血更为重要。什么时间冰敷?选择冰敷的时间非常重要,正确的做法是在受伤后尽快进行冰敷。一旦受伤的地方肿起来了,就不能再冰敷了!因为动脉血管的位置深,而静脉血管较为表浅,冰敷时首先会将表浅的静脉“冻住”,已经出来的血也无法吸收了,停留在这里变成了瘀血,阻塞经络,时不时地会痛,有时活动稍微多点儿还会肿。此外,受伤时局部皮肤的屏障作用减弱,此时冰敷则寒气便会乘虚而入,十有八九会遗留“天气预报”样的后遗症。如果天阴下雨,头一天就会感觉酸痛,这种情况往往要两、三年才会消失。 不能冰敷怎么办? 既然冰敷这么复杂,有没有简单点儿的止血方法呢? 其实,局部加压紧紧包扎,或者在受伤部位的上方(靠近心脏的方向)用一条布带子扎紧,也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止血效果。当然时间不宜过长,等到人体自身的凝血功能发挥出来了,血止住了,就可松开了。因此,脚崴了不一定非要冰敷,更不要错误地冰敷,局部加压包扎是一个更为稳妥的方法!
    王辉昊 副主任医师 2020-10-23 15:53:0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