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条结果

  • 意义,自觉地付诸实践,长期坚持。二、随诊间隔危险分层属于低危者,仅服用一种药物治疗,可安排每1~3个月随诊一次;若为很高危或高危患者则每个月至少一次。较复杂的病例随诊的间隔应较短。经治疗后,血压降低达到目标,其危险因素得到控制,可以减少随诊次数,可每2~3个月1次。若治疗6个月,血压仍未达标,应考虑将患者转至高血压专科门诊。三、减药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治疗,确诊高血压后若自行停药,其血压终将回到治疗前水平。但患者的血压若长期控制,可以小心、逐步地减少服药剂量。尤其是认真地进行非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改进生活方式进度和效果的患者。患者在逐步减药时,应十分仔细的监测血压。四、剂量的调整对大多数非重症或
    孟晓 健康号 2017-10-13 12:41:00
  • 国际上,比较容易规范理解的建议来自:法国高血压学会发布的“难治性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全文发表于《JournalofHumanHypertension》;共识提出了11条推荐意见。 推荐1:难治性高血压定义:尽管经过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及饮食干预、当前使用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在内的三联降压药物的最佳剂量治疗至少4周)血压仍未得到控制,即诊室血压≥140/90mmHg(年龄<80岁者)或收缩压≥150mmHg(年龄>80岁者)并通过诊室外血压测量(家庭血压,HBPM)或动态血压监测(ABPM)得到确定。(Class1,LevelC,Grade+++)推荐2:2-A:除了噻嗪类利尿剂,三联降压药物
    李昭 副主任医师 2021-02-22 06:08:14
  • ,但术后1年有20%以上的再狭窄率。各种原因所致的肾衰竭,首选ACEI或ARB,可合并利尿剂或CCB,经综合降压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肾功能继续恶化时,大部分患者经血液透析后,血压会很快得到控制,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和高通量透析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7]。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肾动脉狭窄可用经皮肾动脉血管内成形术或外科手术治疗。肾动脉肌性发育不良应首选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肾动脉粥样硬化的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成功率较低,此外还可选外科血管重建术。3.3药物治疗3.3.1强调利尿剂的应用治疗根据高血压专科门诊对顽固性高血压的评估报告,治疗抵抗部分与
    李东柏 主任医师 2020-02-28 20:19:17
  • ”为主题,把中老年人普遍关心的健康知识和最新保健信息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健康教育。界面友好人性化设计,杜绝任何广告,提高群众的信誉度,吸引中老年人浏览,发挥自我管理教育(7) 与社区健康管理(8)有效地控制血压。 2.2 系统操作简单 充分考虑中老年人特点,上网操作简单,以数字输入“点击”上传为主要的参与形式,没有中文文字输入,数据模块采用下拉式菜单选择录入快捷。 2.3 建立真实动态功能社区健康档案 2.3.1 考察上海某著名医院与社区慢病管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和卫生部《2012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项目技术规范
    刘安银 主任医师 2016-02-15 21: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