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77条结果

  • 一、骨质疏松症的危害:Ÿ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Ÿ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Ÿ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1080亿元人民币。二、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程千 副主任医师 2019-03-25 16:24:18
  •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其实是由于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增加,让骨头里面的结构缝隙越来越大,骨骼变得越来越脆弱,并引起驼背、全身疼痛、骨折等情况。 事实上,人体的骨量增加在35岁左右就到达顶峰,之后开始逐渐丢失。到了50岁之后,骨量丢失就会更加明显,就像牢固的木质框架被虫子侵蚀,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空洞。骨质疏松的5大症状 骨质疏松通常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出现骨折、行动不便或剧烈疼痛时,已经晚了。1.腰酸背痛初期是从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出现,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2.牙齿松动骨密度降低,会使牙槽骨不坚固。3.行走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行走后关节及肢体疼痛。4.呼吸不畅
    俞一飞 主治医师 2024-02-25 22:31:19
  • 预计到2050年,全国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例次将达到600万。 除此之外,骨质疏松正在逐渐年轻化。什么是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 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70岁以后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和特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但
    俞一飞 主治医师 2023-03-04 14:32:57
  •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直线上升。不仅与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有关,也与人们的饮食、生活、运动习惯息息相关。好发的高危人群:有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家族史者;老年人、女性、亚裔及白种人;体重过轻或骨架较小者;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者。例如:长期喝过多含咖啡因饮品;缺乏运动;过量摄取钠质(盐分 );吸烟;酗酒。图片来源于网络骨质疏松就是缺钙,难道多补钙就行?世界卫生组织 WHO 之处,钙是骨质疏松的膳食补充剂,但是如果单纯补充钙并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的发生是钙的吸收、沉积、骨重建等很多环节存在问题,除了骨骼,还涉及到激素等多种物质。看来,症状是由不同病因所致,仅仅单纯补钙是起不到
    袁霆 主任医师 2020-05-06 14:00:54
  • 目前的观点认为,绝经后女性或50 岁以上男性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之一即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1)髋部或脊椎骨骨折;(2)曾经有其他部位骨折而且合并“低骨量”;(3)股骨颈或总髋部或脊椎骨密度测试T-score 值≤ -2.5,而且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病因;(4)存在骨折风险高的因素,如长期全身性使用应用糖皮质激素、全身性不运动等。也有许多人认为:女性到了“围绝经期”,就可以开始抗骨质疏松症基础治疗,最好同时评估骨代谢和骨转换情况,便于指导进一步治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脊柱外科董健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首先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富含钙和维生素D 的平衡饮食、负重和强壮肌肉的运动、晒太阳、戒烟
    董健 主任医师 2018-07-10 21:42:45
  • 骨质疏松是缺钙了吗?”“哪些是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哪些检查对预防骨质疏松有帮助?”骨质疏松一直是广大女性关心的话题,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补钙就行了,实际上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今天就来聊聊骨质疏松。01.骨质疏松,仅仅是因为缺钙吗?骨质疏松从本质上来说,是骨细胞代谢的异常,它是受各种内外环境影,由多种激素调控的一个过程。你可以把人体的骨骼理解成建造高楼大厦的钢筋,当人体成骨细胞活跃时候,源源不断的钢筋被送进大楼,而破骨细胞活跃时,大量的钢筋从大楼被拆除,很造成倒塌(骨折)的风险。由于这整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目前骨质疏松还没有被完全破解。已知的原因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前者主要由
    健康资讯 健康号 2022-01-21 10:01:03
  • 导语:很多患者在骨质疏松早期症状较轻,没有引起重视而导致症状加重,严重者甚至发生骨折,大大影响生活质量。如果骨质疏松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大大降低骨折的发生率。那么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有: 1.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痛最为多见。疼痛主要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2.身长缩短、驼背 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或者驼背是骨质疏松症继腰背痛后出现的又一重要临床体征,这是因为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
    就医指导 健康号 2016-07-05 00:00:00
  •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细微结构缺陷,骨脆性增加、易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生是由于骨代谢过程中,骨重建循环的平衡被打破,即:骨破坏多于骨生成,导致骨量减少而形成的。造成骨代谢紊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激素水平改变、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肝肾疾病、阳光照射不足、酒精中毒及应用类固醇药物治疗等,其中,雌激素代谢水平的改变和钙摄入的不足是引起骨质疏松发生的关键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骨密度水平,界定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1)当骨密度在年轻成人平均值1SD以内时,(T值 −1 SD),为正常骨密度;2)T值在−1~ –2.5 SD时,定义为骨量减少;3)T值 −2.5SD时
    王方 副主任医师 2019-08-04 20:56:25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是指由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轻微外力甚至没有明显外力的作用下即发生的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类型。临床上以胸/腰背部疼痛为主,伴或不伴下肢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OVCF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症每年引起全球范围约890万例患者发生骨折,平均每3秒发生1例次,50岁以上约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将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部位,约50%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发
    王树强 副主任医师 2019-03-17 11:02:05
  • 表格中的问题只有一项回答“是”,就存在骨质疏松风险。所有乳腺癌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治疗的患者,采用卵巢功能抑制(诺雷得,抑那通等)疗法的患者,都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表格摘自《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吴雪卿 主任医师 2023-03-07 08:23:30
1 2 3 4 5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