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45条结果

  • 过程中出现冰晶化的现象,减低对卵子造成破坏。根据临床统计数据,卵子解冻后的存活率可达至九成,解冻後卵子的受精率、着床率与新鲜的卵子非常相近。女士愈年轻,卵子的质素当然愈好,但女士什么年龄才最适合冻存卵子呢?其实所有女士都应该提前做好生育计划,并向医生寻求专业意见。在香港,妇产科医生一般会根据盘腔超音波扫描和验血检查荷尔蒙水平,以评估卵巢的储备情况,才决定何时开始和需要抽取卵子冻存。而冻存卵子一定要前往有法例监管、有信誉的辅助生育中心进行才有保障,目前经香港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发出牌照的辅助生育中心一共有12间。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传宗接代,仍是不少女士的家庭期盼,冻存卵子在香港正逐渐形成一个大趋势。它
    香港宝德医务-尖沙咀 健康号 2018-10-16 12:30:32
  • ),17a羟孕酮,硫酸脱氢表雄酮等等。治疗:比较困难,遵循以下原则:(1)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后,疾病可能好转。(2)胰岛素抵抗严重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格华止)或吡格列酮(艾可拓)等,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恢复月经。(3)对于不胖的患者,在没有生育需求的时候,应长期服用避孕药物(含有雌孕激素的达因35),让患者每个月来一次月经。这种月经来潮,因为是服用的药物所致,因此患者本身没有排卵,不能解决生育问题。(4)如果患者有生育需求,应该到妇产科或辅助生育中心就诊,应用促排卵药物或者其他方法,促进排卵,大多数能够解决生育问题。(5)不严重的患者,如果月经基本规律,可以不治疗。(6)最新研究显示,部分
    楼大钧 主任医师 2018-10-12 15:51:27
  • 妻子怀孕。予复查精液,精子活率9.9%,A+B9.9%,精子畸形94%。患者提出为了以后生二胎,要求继续调理服药。 精液常规正常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布第五版,正常值要求也越来越低,三十多年前正常精子数量每毫升要6000千万以上,活率70%以上,畸形不超过30%。现在标准只要每毫升达到1500万,活率40%,畸形不超过96%就算正常。其实这些指标是根据辅助生育中心的要求制定的。并不是根据一般临床要求制定的,设想社会中94%的人是畸形会是怎么一个情况?因为试管婴儿可以单精穿刺,只需几个“正常”精子就可以进行试管婴儿,从技术上讲是颇为先进,但是这种技术不可避免地存在遗传学上的风险
    戚广崇 主任医师 2017-03-17 11:34:21
  • 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因素有哪些?(深度好文,收藏!)2016-03-11 深圳富盛健康管理 南京军总医学生殖中心南京总医院生殖中心戈一峰做试管婴儿的家庭关心的首要问题就是试管婴儿成功率,对于医生而言,试管婴儿成功与否的第一步就是是否能取出优质的卵子。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本篇由深圳富盛辅助生育中心带大家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成功也有秘诀,我们可据此积极的做出积极调整,以便提高成功率。  第一:术者身体因素是关键  身体因素可细分为年龄、染色体、子宮内环境和不孕症状及体重5个方面。  1、年龄  年龄是一个女性生殖系统正常、旺盛的体现,研究专家称育龄夫妻怀孕率只有20%,女性进入35岁
    戈一峰 副主任医师 2018-07-22 14:00:57
  • 廖总,感谢您
    老廖说医疗 健康号 2018-10-16 15:08:36
  • 听力损失与其他疾病一样,不是孤立存在的。以下现象值得注意:❶耳朵是心血管之窗,听力损失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ulardiseases,CVD)是有联系的;❷听力损失者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增加了5倍(Alzheimer'sanddemantia);❸听不清楚使人沮丧(depression),助听器使人积极向上;❹听力下降使人跌倒(falling)的风险增加了三倍;❺中度慢性肾病(moderatechronickidenydisease,CKD)使听力损失下降的风险增加了43%;❻糖尿病伴有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❼有听力损失老人生病住院率增加了32%;❽有听力损失的老人比听力健康者寿命似乎缩短。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5-10 15:56:54
  • 如果家里的老人最近说话嗓门越来越大,还爱打岔发脾气,这些表现要引起家人的关注了,它在提示您,老人的听力有可能正在下降。与听力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听力受损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更差。专家指出,听力下降,大脑接受声音的刺激减少,需要耗费更多能量来处理声音,因而会牺牲一些本来用于处理记忆和思维的能量,长期下来就导致老年人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下降。造成老年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沟通困难、交流减少等情况。久而久之,老年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变得沉默寡言、心理自卑。这时建议家人带老人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做一下相关的听力检查,弄清听力下降的原因。常见病因有外耳畸形、耵聍栓塞、鼓膜穿孔、中耳炎、鼓室硬化、听骨链断裂、退行性改变、耳蜗病变,以及听神经病变,听觉中枢病变等。经过检查再排除器质性病变以后,医生的诊断是老年聋,建议戴上助听器。听说要戴助听器,门诊很多老人第一反应是那么贵的东西戴它干嘛呀?不就是有点耳背吗,你们说话大点声,我就听见了。再说了戴上那玩意不就是告诉别人我听不见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人口的增长。60岁以上的人越来越多的出现听力下降。很多人在早期听力下降时并未重视,等听力下降程度影响到与人交流时才考虑就医。从医学角度来看,听力障碍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从听力开始下降到患者自身发觉有明显的听力障碍,这个过程可能长达15年,就如“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旦听力障碍影响日常交流时,多半患者已经到了重度听力障碍的程度,甚至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时机,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佩戴助听器。为什么要戴助听器?很多老年人发现自己耳朵不好使了,都认为没事这是岁数大了的正常表现,不想戴助听器。总结起来无外乎三个原因,一是觉得东西太贵,不想增加儿女负担;二是觉得每天摘摘戴戴的嫌太麻烦;三是戴出去碰见熟人朋友了,觉得难为情,自我感觉不好看。其实此时的老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听力不好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行为以及交往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大大降低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佩戴助听器后会不会产生依赖?眼睛不好使了,就会借助老花镜;腿脚不利索,就会使用拐杖。奇怪的是,老年人听力下降却不喜欢佩戴助听器,怕对助听器产生依赖?其实,佩戴助听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听力补偿,让老人的听力接近正常水平,如果大脑习惯了助听器带来的便利后,一旦停止使用助听器,大脑会突然变得“不知所措”,甚至变得反应迟缓,造成听力变差的“假像”,就像佩戴眼镜一样,突然不戴眼镜,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不便,这其实是一种惯性现象,并不是依赖。在家里不戴,出门再戴可以吗?很多使用助听器的老人都有这个习惯,他们觉得在家里环境相对安静,勉强可以听见家人说话,没必要使用助听器,只有外出时,才会佩戴助听器。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耳朵负责收集声音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通过收集各种感官信息作出适当的反应,如果想让大脑持续作出准确判断和分析,耳朵就必须不间断传递信息给大脑。不戴助听器也能勉强听到家人说话并不等于能听到声源的所有音频,不能把听到声音作为判断是否应该佩戴助听器的唯一因素。是不是越晚戴越好?这个观点是错的,听力损失的时间越长,听神经刺激就越少,听力下降就越明显,拖的越晚戴上助听器,往往即便佩戴了符合自己听力的助听器,效果也不那么理想了。越贵的助听器越好吗?助听器不是越贵越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助听器,应根据听力损失的类型、程度及佩戴者实际需要选择助听器的线路和功率,从而使助听器的性能达到较好的听力补偿。老人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每个老年人对自己的助听器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包括它的外形、舒适度、清晰度等等。外形可以分为耳背机和定制机,定制机又可细分为耳内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只有选择了适合老人的助听器,老人才会喜欢去戴。两个耳朵都不好,戴一个可以吗?双耳听力都不好,只戴一个助听器的话不仅会影响聆听效果,还会导致听声音没有方向感,并且,这样会导致另外一只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的听力会比之前下降的更快。别人的助听器,我可以用吗?每个人的耳道弯曲度和听力都不一样,别人的助听器戴在自己的耳朵上只会带来困扰,而不会带来好的聆听效果。可不可以随便找个店铺就选配助听器?助听器验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助听器验配工作须由具备一定康复听力学专业资质的专业人员,使用相应的听力学评估、测试、诊断设备,在测听室等特定的声学环境中完成,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随便在外面的商场门面购买助听器,不要随便在网上购买助听器。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5-10 15:55:56
  • 听损人群或者听损儿童家长在选配助听器时总会有一个疑问:“助听器会不会越戴越聋?”其实造成听力下降的因素有很多,是不是都是助听器造成的呢?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解答:一、听力相关病史1、老年性听力损失的人群,虽然年龄和身体器官衰老是造成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还有一些疾病或耳毒性药物用药史也会造成听力进一步减退,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耳鸣眩晕、耳部疾病例如中耳炎等,耳毒性药物易感史,例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用药史等。2、对于听损儿童来说,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很有可能造成听力不断波动或下降,所以儿童在选配助听器之前必须要有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有无此病症。3、突发性听力损失的人群再次发生听力下降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听损人群几率高。二、听力检查1、听力检查不准确或者不完整都有可能造成助听器选配不适合,不科学的选配会间接导致听力下降。对于一些常常说大声音不舒服的人,需要进一步测试不舒适阈,这会影响助听器对大声音的控制,若助听器过度放大,就有可能损伤听力。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在不会语言表达的儿童身上。2、对于儿童来说,行为测听是听力损失判断的金标准,遗憾的是很多不专业的听力中心根据客观检查结果就盲目为小儿选配助听器,这样极有可能造成助听器过度放大影响现有听力。三、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长期在吵闹的环境生活或工作,比如餐厅、车间、超市等,如果助听器的噪声抑制功能不好,就很可能导致进一步听力下降。建议选配助听器时要选配降噪性能比较好,自动功能较多,舒适度高的助听器来帮助您保护听力。四、助听器的清洁与保养对于已经佩戴助听器的客户,有时候会感觉声音变小了,就认为自己听力下降了。此时,建议您及时到听力中心清洁、保养助听器并复查听力,很有可能是助听器的出声孔被耵聍堵住了或者麦克风口被灰尘堵塞。通过以上四点分析,大家现在应该对助听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吧?简单来说,在正规的听力中心进行专业选配的助听器选配,不仅不会让耳朵越戴越聋,而且可以帮助提高言语分辨能力以及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反之,不科学的选配助听器,就非常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听力下降或给听损人士带来种种困扰。海之声听力专家建议您在选配助听器时要到专业的听力中心进行检测以获取准确听力数据,并且进行全面的听力评估之后进行科学以保护残余听力。最后送大家一张听力下降的风险因素评估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小问题来对自己的听力进展情况进行大体的判断:1、 您是何种听力损失,是否您的听力在自然退化?2、 您的工作和家庭环境是不是太吵了?3、您的一些生活方式也会造成影响,比如听音乐声太大。4、是不是有些药物可能会造成您听力下降?5、您的身体状况,会不会因为某些疾病而影响听力?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5-10 15:53:47
  •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又流鼻涕了”,可是鼻涕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将去何处,有鼻涕好呢还是没有鼻涕好呢,我们该如何对待鼻涕呢,等等,这些问题大家都了解吗?接下来笔者将带领大家了解鼻涕精彩的一生。1鼻涕的“来”和“去”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类的鼻腔内面衬着完整的一层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以湿润鼻腔黏膜,湿润吸进的空气,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粉尘、微尘和微生物,这就是鼻涕。大部分的鼻涕是鼻腔黏膜自己生产的,还有一部分鼻涕其实是眼泪,这些泪水从泪腺产生,其中部分眼泪通过鼻泪管流到鼻腔,成为鼻涕的一部分。正常人的鼻子每天可以产生数百毫升的鼻涕,那它发挥完作用去哪里了呢?一小部分鼻涕蒸发掉了,一小部分干结成了鼻屎,但是大部分被我们吞到肚子里去了。鼻腔黏膜上长着肉眼看不到的纤毛,这些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鼻涕也就被往后送到咽部,所以大部分的鼻涕都被我们不知不觉地吞咽下去了。2鼻涕的“亲戚们”a.清水样鼻涕:感冒初期、过敏性鼻炎、鼻息肉、血管运动性鼻炎时常流清水样鼻涕,此外,脑脊液鼻漏时单侧鼻腔流清水样“鼻涕”(其实此时的鼻涕是脑脊液);b.粘性鼻涕: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时可以见到粘性鼻涕;c.黄水样鼻涕:鼻窦囊肿有时可以流黄水样鼻涕;d.脓鼻涕:感冒后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时可以表现为流脓鼻涕,小儿单侧鼻腔流脓鼻涕可能是鼻腔异物哦;e.血性鼻涕:鼻部外伤、鼻中隔偏曲、鼻腔鼻咽部肿物等可出现流血性鼻涕;另外,萎缩性鼻炎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经过以上介绍,想必大家对鼻涕已经有所了解了吧,鼻涕很重要,当你遇到“鼻涕的亲戚们”时,不要慌张,也不要自作主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哦!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4-08 15:55:33
  • 鼻子又痒又堵、喷嚏打个不停、呛得眼泪直流......慢性鼻炎看似小病,但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复杂,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全面认识这种疾病,学会正确的治疗、调理方法,能帮患者减轻苦恼。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3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嗅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等。它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主要表现为:1.间歇性鼻塞,白天、夏季或劳动时鼻塞减轻,夜间、寒冷时鼻塞加重;2.交替性鼻塞,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3.鼻涕是半透明的黏液,继发感染后会出现脓涕;4.有间断嗅觉减退、头痛不适及说话时鼻音等。后者的主要表现是双侧鼻腔的持续性鼻塞,鼻涕不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导致慢性鼻炎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全身因素,如贫血、结核、糖尿病、风湿病、急性传染病及慢性心、肝、肾疾病等,均可引起鼻黏膜长期淤血或反射性充血。此外,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内分泌失调、嗜好烟酒及过度疲劳等,会引发慢性鼻炎。二是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炎症等,可能会演变成慢性鼻炎。三是环境因素,如长期吸入粉尘、二氧化硫、甲醛及乙醇等刺激性物质。慢性鼻炎以保守治疗为主。用药包括:1.减充血剂,如1%麻黄碱滴鼻液、赛落唑啉鼻雾剂(诺通)、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达芬林)等。通常在慢性鼻炎伴发急性感染时才可使用这类药物,一般应用7~10天,长期使用可致药物性鼻炎。2.激素类制剂,较常用的有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这些药有抗过敏、抗炎等效果,对由变态反应引起的慢性鼻炎具有一定效果。3.其他消炎制剂,如10%弱蛋白银滴鼻液、纳米银抗菌水凝胶(鼻炎净)等,对于慢性单纯性鼻炎具有一定效果。平时也可用一些小的技巧来缓解鼻塞症状,如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两侧,上下稍用力推移,上至内眼角下,下至鼻翼上方,每次10分钟,每日2次。鼻塞加重的时候,可按摩迎香穴和鼻通穴位,还可应用淡盐水冲洗鼻腔。但要注意不可强行擤鼻,以免引起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可按住一侧鼻子擤出鼻涕,或回吸鼻涕从嘴里吐出。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手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部分切除,对肥厚的鼻甲黏膜或鼻甲骨进行部分切除。另一种是微创手术,采用微波、激光、等离子方法,对肥厚的鼻甲黏膜进行处理来改善鼻塞引起的各种症状。不过,手术只针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效果明显,如果是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尤其是伴有精神焦虑的患者,应听从医生建议,慎重选择治疗手段。在药物或手术治疗过程中,鼻炎患者要注意以下要点。一是及时治疗。急性鼻炎要及时治疗,以免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炎演变成慢性;严重的鼻中隔偏曲、鼻窦炎要及时手术;邻近部位的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也是形成慢性鼻炎的原因,也要尽早治疗。二是别乱用药。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等,会加重病情,造成“药物性鼻炎”。所以不能一有症状就擅自用药,用药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三是避开污染。远离粉尘环境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甲醛等;避免接触温度和湿度急剧变化的环境,如炼钢、烘熔、冷冻等;减少出入人群密集场所的次数;雾霾天注意戴口罩。因职业关系常待在污染区的患者,建议每天用生理盐水或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1~2次。在日常护理方面,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跑步、散步等运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王海俊 主治医师 2018-04-08 15:54:3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