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条结果

  • 一、血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清晨空腹抽血,请您随身准备食物,以防发生低血糖。二、大小便:小便请留清晨第一次中段尿,女病人留小便注意避开月经期。请留一整管小便,量少会需要重新留取标本。三、胸片检查:检查者胸口口袋内勿放硬币、手机;颈部除去项链、吉祥物等饰品;女性患者请脱去带金属托的胸罩及有子母扣的衣裙。复诊时带好最近的影像资料,便于医生结合病情诊治。湖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蒋嘉睿四、B超检查:腹部与盆腔B超检查,检查前4小时禁食禁饮,盆腔B超憋尿。五、CT检查需禁食4小时,MRT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及手机等。六、钡餐检查: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检查后指导多饮水、促进钡剂排泄。七、胃镜: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胃镜检查后需观察有无吐血、2小时后可指导进食温热半流食。八、钡灌肠检查:检查前一天需进食流质饮食,检查前晚及检查晨需清洁洗肠。钡灌肠检查后需隔3天才能行B超检查九、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检查前一天需进食流质饮食,检查前晚及检查晨需清洁洗肠十、直肠镜检查:检查前一天需进食流质饮食,检查前晚及检查晨需清洁洗肠十一、结肠镜检查:检查前一天进食流质饮食,检查前晚口服蓖麻油30ml,检查晨5点左右口服洗肠剂3包。若有梗阻则予以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十二、膀胱镜检查: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检查后多饮水、注意小便排泄情况。注意事项:1.若需行B超,CT,钡灌肠、钡餐等多项检查者,必须将钡灌肠、钡餐最后执行。钡灌肠检查后需隔3天才能行B超检查。2.若同时行B超和胃镜检查者、应先B超后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后需观察有无吐血、2小时后可指导进食温热半流食。3.肠镜检查后观察有无便血,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4.钡餐及钡灌肠检查后指导多饮水、促进钡剂排泄。5.膀胱镜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检查后多饮水、注意小便排泄情况。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1:28
  •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中低位直肠癌约占全部直肠癌的70%左右。湖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蒋嘉睿对于高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的功能几乎不受到影响,患者可以恢复到正常。而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能否保住肛门,是患者本人和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直肠癌患者在要求外科医生彻底切除肿瘤,清扫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同时,也要求尽可能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性功能和排尿功能。传统的观点认为距离肛门口5-6厘米以内的肿瘤都要切除肛门,行结肠造口手术(即人工肛门手术)。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技术已不是问题,而是如何掌握保肛原则的问题。1.保肛还是不保肛,患者应该如何抉择?直肠癌手术保肛还是不保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患者对于此事一般都比较纠结,一方面保肛以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好,但是又很担心手术后会不会有复发的可能,对于长期从事保肛临床研究的科室或中心,医生提出的保肛或不保肛的选择或建议将更为科学合理,患者方宜多听从权威医生的建议。(1) 需遵循保命第一,保肛第二的原则。直肠癌手术最理想的选择是根治和保肛兼顾,但是,当根治和保肛不能兼顾时,最理智的选择是,将根治放在第一位,在不影响根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2) 超低位保肛术的适应症主要是肿瘤不能太晚期,肿瘤浸润深度要在T2期以内。肿瘤距离肛门可以低到三厘米甚至两厘米,但是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尤其是在肛管齿线处的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如果很深,就可能累及外括约肌,此时如果保留外括约肌,就有可能残留肿瘤,因此,肿瘤浸润深度不能太深,一般要在T2期以内。2.肿瘤达到T3、T4期的患者就没法保肛吗?如果肿瘤达到T3期(肿瘤侵犯到浆膜层)或者T4期(是肿瘤侵犯到浆膜外组织),一般是不适合施行保肛手术的,因为会有残留肿瘤的可能,但是,目前有一种新的方法使肿瘤达到T3、T4的患者也有保肛的可能,那就是施行新辅助放化疗。所谓的新辅助放化疗就是手术前先做放疗和化疗,之后评估肿瘤是否缩小,新辅助治疗能使约45%的患者肿瘤缩小,相当于降低肿瘤期别。例如,将T4的肿瘤降到T2期,T3的肿瘤降到T1或者T2期,肿瘤的期别一降,原来无法保肛的现在也可以做超低位保肛手术了。因此,新辅助治疗可使局部晚期肿瘤达到保肛手术适应症标准。3.哪些患者相对不适合做保肛手术?(1)肿瘤直径>6cm和(或)与周围组织广泛浸润;腹部严重粘连、重度肥胖者、结肠直肠癌的急症手术(如急性梗阻、穿孔等)和心肺功能不良者为相对手术禁忌;(2)全身情况不良,虽经术前治疗仍不能纠正或改善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而不能耐受手术为手术禁忌;(3)骨盆深而窄和形瘦者保肛相对较难,而骨盆浅而宽者则保肛相对较易;(4)年岁较高的患者,其盆底肌肉会退化,术后排便功能会受影响,在老年人作保肛手术,其风险较不保肛手术要大,死亡率也高。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1:18
  • 人体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和从事体力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人体每日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若人体每日摄入量不足,将消耗机体储存的能量以维持需要,长期处于摄入不足状态将导致机体消瘦、无力甚至死亡;因此,每日摄入的能量及其他各种营养素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特别是疾病的康复期个体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是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一、根据美国膳食协会给出的营养治疗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治疗干预、营养监测。临床营养支持是以临床治疗的手段供给病人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完整的临床营养支持概念包括: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所谓“医食同源,药食同根”,更有“三分治疗,七分养”的说法,营养即在其中,营养支持治疗和药物对于治疗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营养支持在疾病康复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人的重视,良好的营养状态,可增强免疫力,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与依从性,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疾病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减少医疗费用等以提高疾病的顺利康复。 (一)营养评分: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简单快捷,有临床指导意义。 (二) 临床医生及营养医生根据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结果、体格检查、临床各项检查等综合评估,决定营养支持方式,必要时临床医生、营养医生、营养专科护士、责任护士共同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提供个体化干预。 (三)住院期间监测体重、体质指数、膳食摄入情况、临床各项检查等医学和营养检测手段监测营养支持的效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促进疾病的康复。 (四)出院后监测:出院前通过评估病人营养状态,进行膳食指导,鼓励指导病人自己每周监测体重并记录,同时记录每日摄入量、食欲、胃肠道反应、运动、休息等自身情况,便于复查时临床医生及营养医生的诊断。 二、大肠癌术后,肠道功能受到一定的损伤,术后初期临床医生根据病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口服流质饮食或肠内营养制剂口服,有些则在胃肠减压至肛门排气排便后,才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口服流质饮食或肠内营养制剂口服,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营养制剂补充、软食、普通饮食,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有利于疾病康复,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在此营养支持过程中,临床医生及营养医生的营养监测及临床护士根据医嘱进行的营养支持和不同饮食的宣教和指导工作对疾病的康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肠癌术后配膳原则如下: (一)大肠癌术后早期膳食:肠外营养支持+流质膳食或口服肠内营养制剂 1、膳食结构:流质膳食属于不均衡膳食,其所含的营养素不均衡,能量供给不足,临床医生在营养供给方面会以肠外营养为主,予以流质膳食或肠内营养制剂逐步过渡膳食结构,保证机体的营养需求。 2、膳食性状:为流体状态,一般可选择米汤(合并糖尿病者尽量不用)、肠内营养制剂(糖尿病者可选择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如益力佳SR)、逐步过渡到肉粥汤(取无渣汤)、排骨粥汤(取无渣汤)、稀藕粉、蔬菜汁等。 3、餐次要求:逐步增加摄入量,少量多餐,避免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4、忌(少)用膳食:肠道手术后肠道功能未恢复前,应避免食用产气食品:如牛奶、豆浆、牛乳。一切非流质的固体食物、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以及过于油腻、厚味的食物均不宜选用。 (二)大肠癌术后中期膳食:半流质膳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补充 1、膳食结构:为半流质,介于软食和普通膳食之间,能量供给应适宜。 2、膳食性状:为半流体状态,易于咀嚼吞咽,含膳食纤维较少,易于消化吸收。 3、餐次要求:半流质膳食含水量较多,因此应增加餐次,注意膳食品种的多样化,膳食可予肉粥、面条、馄饨、面包、馒头、蛋糕、小笼包、花卷,肉泥、鸡丝、鱼块、碎肝片、蒸鸡蛋、水果及蔬菜汁等,肠内营养制剂餐间补充,以保证在减轻消化道负担的同时,满足病人能量及营养素的需求。 4、忌(少)用膳食:此时不宜食用米饭、蒸饺、大块肉类、大块蔬菜、煎面饼、坚果、油炸食品等硬而不宜消化的食物;忌用浓烈、有刺激性的调味品。 (三)大肠癌术后后期及出院膳食:普通膳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补充 1、膳食结构:为普通膳食,与正常人平时膳食相同。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必须供应充足,膳食结构应符合均衡膳食原则。食谱的食物品种注意多样化、粗细搭配,烹调方法合理,色香味俱全,膳食可予米饭、面、粉、瘦猪肉、牛肉、鸡肉、鱼肉、虾肉等,维生素及矿物质、膳食纤维的补充可予以各色蔬菜、各种水果、坚果等,以保证营养素均衡摄入。 2、餐次分配要求:将能量分配于三餐中,早餐25%-30%,午餐40%,晚餐30%-35%。摄入不足时,于三餐间加餐或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补充。 3、忌(少)用膳食:辣椒、大蒜、芥末、过分坚硬的食物(核桃、生花生、干杏仁等)的食物,特别是有肠造口的病人应注意少食或不食。 (四)大肠癌术后腹泻膳食 1、急性水泻期:应禁食、使肠道休息,通过肠外营养补充身体的营养需求,防治电解质失衡。腹泻缓解后逐步予以流质(忌牛奶和甜食)、半流质、软食、普通饮食。 2、慢性腹泻者:应予低脂饮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肠道功能耐受差者,必要时肠外营养补充,逐步予以流质(忌牛奶和甜食)、半流质、软食、普通饮食。 3、腹泻者禁食:含脂高的食物(牛奶、含脂肪高的肥肉等)、油炸及浓调味品、坚果类(核桃、生花生、干杏仁等)及高纤维的蔬菜(菠菜、金针姑菜等)。 4、食物宜选择:精米、精面、瘦猪肉等以煮、蒸为主的低纤维、低脂、不含乳糖的膳食。 (五)大肠癌术后便秘膳食 1、膳食结构:与正常人平时膳食相同。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必须供应充足,膳食结构仍以均衡膳食为原则,适当增加膳食纤维。 2、膳食纤维:可改善肠道菌群,维持体内生态平衡,有利于某些维生素的合成;其吸水膨胀性有利于增加食糜的体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树胶、藻类多糖、部分半纤维素),不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木质素、一些半纤维素)。 膳食纤维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过多过少摄入膳食纤维都不利健康,大剂量的膳食纤维可致腹胀,一般建议适宜摄入量为25-35g/日:即每天400--500g的果蔬及适量的粗粮。如粮谷类、豆类的麸皮、豆皮含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燕麦和大麦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柠檬、柑橘、苹果、菠萝、香蕉等水果及卷心菜、豌豆、蚕豆等果蔬含较多的果胶。其他如鲜荔枝、金针菇、菠菜、干香菇、干木耳、海带等也含较多的膳食纤维。 3、不同便秘膳食选择: (1)肠蠕动缓慢导致的便秘:可增加膳食中的膳食纤维量,以粗糙食物代替精细食物,多吃蔬菜和带皮的水果,如燕麦、大麦、煮饭+糙米、卷心菜、豌豆、蚕豆、金针姑、苹果连皮食之、香蕉等。 (2)胃肠道疾病、使用泻药过久导致的便秘:应少渣饮食,予以质软、光滑、低纤维饮食,减轻肠道刺激:如蛋类、蛋糕、馒头、嫩肉、鱼肉、牛奶、奶油等,禁食蔬菜及膳食纤维多的水果。 (3)因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或肿瘤压迫肠道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肠道梗阻者导致的便秘:主要是临床去除病因:不完全性梗阻者予以流质饮食,完全性肠道梗阻者按医嘱禁食。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1:09
  • 一、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机率比正常人高5-10倍。一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愈长结直肠癌发生率愈高。Deveroeae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粘膜病史在10年、20年、40年者恶变率分别为3%、20%、43%。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年龄愈小,最终发生癌的可能性愈大。病变累及结直肠的范围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湖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蒋嘉睿2.结直肠腺瘤人们常难以区分结直肠腺瘤与息肉这两个概念,病理学上结直肠息肉可分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管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及绒毛状腺瘤五大类。前三类与结直肠癌无关或关系不肯定,后二类即结直肠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0:59
  • 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如何?不少患者认为传统的开腹手术更有保障,虽然切口大,但是开腹手术似乎更彻底,患者比较放心,但其实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我国已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目前外科医师对用腹腔镜行结直肠切除术的根治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大量的国内外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也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和开放手术在肿瘤根治性方面无显著差异,甚至还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目前微创外科已成为外科发展的主流趋势,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是可行的,并且能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手术治疗效果,且因为其创伤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已经被广泛的用于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0:50
  • 目前,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正在外科的各个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出现又标志着微创外科已达到了“无疤痕”手术的最高境界。湖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蒋嘉睿在此背景下,一个全新的术式——NOSES术,巧妙地结合了腹腔镜手术的操作优势和NOTES术的微创理念,正悄然地步入外科领域,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感知微创外科的独特魅力,也被业界认为是微创中的微创。NOSES技术——根治兼顾最佳微创根据取标本的不同途径,NOSES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经肛门取标本的NOSES术和经阴道取标本的NOSES术。根据取标本和消化道重建的不同方式,NOSES术又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标本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0:39
  • 痔出血与直肠癌出血的鉴别要点是什么?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病人一有少量便血即想到自己是否得了不治之症,整天忧心忡忡,直到医院彻底检查后才如释重担,那么两者有没有鉴别点,本次讲座给大家作以简要介绍。痔疮是直肠下段、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属于人体“突起”病变,痔疮的本质是血管团。因此,其出血主要是各种原因(如久蹲、免疫力下降、长期口服抗凝药、饮酒、辛辣刺激等)导致血管团局部破损所致。 直肠癌属于恶性肿瘤,是人体的“异常组织”。直肠癌的本质是肿瘤细胞和供应肿瘤细胞的小血管。因此,其出血来源多是癌浸润直肠黏膜使其表面溃烂或癌肿本身破溃导致。 湖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蒋嘉睿便血特点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0:29
  • 直肠癌临床表现早期局限于粘膜,常无明显症状,有时有少量出血,肉眼尚难觉察,待癌肿增大并有溃疡及感染时可出现下列症状。一、排便异常湖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蒋嘉睿即直肠刺激症状,如便意频繁、下坠、便不尽感,甚者有里急后重,并可伴腹胀,下腹不适等。这些习惯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肿瘤病灶或癌灶合并感染对直肠的刺激所引起。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由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者每日数十次,大便次数越多,其内所含粪便成分越少,实际上每次仅排出少量的血液及粘液而已。同时多伴有持续的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的感觉。二、粪便反常排便时即有明显出血,量少,同时有粘液排出。感染严重时有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便血是直肠癌患者最常见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0:20
  • (一)直肠癌术后如何恢复排大便功能?1、直肠癌挖除肛门、改道病人,大便从腹部造口排出,由造口袋收纳大便,不必过多担心大便次数不规则。湖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蒋嘉睿2、直肠癌保肛术后如何恢复排大便功能?全网发布:2013-10-21 14:06 发表者:黄平5222人已访问 编辑这篇文章(1)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仍存在,仍具备收缩括约功能,但原来的直肠基本切除,乙状结肠部分或全部切除,储藏大便的肠子没有了,人类长期以来进化形成的排便规则发生了改变,新的结肠代替原来的直肠,大便次数一般都要发生改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黄平(2)直肠癌保肛术后,可能发生大便次数增多(便频)或大便次数
    蒋嘉睿 副主任医师 2018-07-26 2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