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条结果

  • 前几天我坐精神科普通门诊,上午10点多钟,一女性步入诊室,手里提着一个很精致的包,衣着得体,化着淡妆,面带职业性的微笑。 病人落座后,开始向我诉说自己的病情。说自己受失眠的困扰已经有20多年了,20多岁的时候就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就偶尔失眠。然后家里长期备着安眠药。她失眠的特点是,如果睡觉前有什么心事的话,自己就会翻来覆去的想,然后越想越兴奋,然后就没有困意了,为了能入睡,自己就吃安定,先服2片,过2个小时如果睡不着,再服2片,最多的时候,一晚上服用10片,睡眠仍不理想。如果自己晚上不吃安定,白天就困倦,接下来的3-5天也睡不好,等着自己生意上的事情解决了,药也开始见效了,自己的失眠就好了,也
    吕怀宝 主治医师 2021-06-05 07:03:25
  • 根据DSM5的诊断标准,定义为,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和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诊断标准为:存在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因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会被拒绝的先占观念。因能力不足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因为可能令人窘迫,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行动。以上满足四条或更多就符合了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回避型人格的核心特点是:想交朋友,但交不上,以自卑退缩,不能主动交往等行为和人际模式,属于c类人格障碍的一种,以焦虑为人格底色。那么如何判断别人或者是自己有这个问题呢?就涉及到概念化。1.遗传因素,父母可能存在回避焦虑,依赖的性格特点,从父母的工作性质中可以体现,比如说工作需要负责任,需要核对,需要与人交往,都导致了脾气不好,父母焦虑值非常高。2.发育过程:父母强势,严格,父母在养育过程中过多的批评挑剔,导致孩子自卑回避,或者父母没有教给足够的社交技能。或从小在人际间受排挤,如在家庭,同学中间被霸凌,被歧视。3.症状特点:自卑,敏感的人际关系是表现特点,想交朋友但交不上。还要一类是快乐的孤独者,根本不像交朋友。4,发病年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后逐渐发病,符合人格障碍的模式。5,社会功能逐渐下降,影响适应工作和学习。6,可能伴有其他c类人格的特点,比如说依赖和强迫型人格。治疗方案1,生物:运动,增加能量和信心。药物抗抑郁,抗焦虑药,如SSRI,SNRI等。2,心理:心智化了解自己病情的来源和模式,看到自己自卑和实际情况不符合,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需要长期做心理咨询,别人说自己不好,伤害不了自己,问题是相信别人说的话才是对自己有伤害的。鼓励来访者赋能表扬,能做到好的地方,发掘他的长处,比如说受过很好的教育,有很好的家庭支持,有好的年龄,有好的身体,性格善良,等等。3,社会:建议来访者找人际压力小的工作。如图书馆仓库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会计师,技术工人,有一技之长,而且不需要和人过多交往的工作。离开受迫害的原生家庭。人格障碍是在人的一生中漫长,养育方式错误造成的,不能只靠单纯吃药,或者是物理治疗能缓解,需要生物心理社会整合在一起才能有效的帮助来访者。
    王爽 主治医师 2021-08-26 18:05:19
  • 或情绪不好时, 都会或多或少的会争辩, 反驳, 甚至不服从, 挑战父母, 老师和其他成年人。然而, 当这些行为与发育年龄严重不符, 甚至影响孩子的社会, 家庭和学习生活时, 在临床上会被诊断为对立反抗障碍, 表现为一种持续不合作, 挑衅和敌对行为模式。当这种行为出现在学龄前阶段时, 很难与发育年龄一致但不合适的正常行为区分。比如”不听话”常常是两到三岁儿童和青少年早期发育的一部分。在学前班期间形成稳定对立行为模式的孩子可能会在小学期间继续发生对立的挑衅行为, 甚至最终发展为与父母, 教师和同龄人的关系严重紧张。对立反抗障碍在DSM-5中定义为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具体症状包括:愤怒的易激惹的心境
    王爽 主治医师 2021-08-18 09:31:16
  • 强迫症不仅仅是洗手,反复检查门把手或者是煤气开关。也可以纠结于家具摆放,装饰,物品的对称性,检查核对数字和性方面的困扰。强迫症还包括囤积障碍,攒很多没用的东西,留着舍不得扔。皮肤搔抓障碍,原来叫抠皮症,反复抠身上皮肤的某个地方,或者是扣手指,严重的即使结痂了,也扣掉。拔毛癖,拔自己的眉毛,头发,或者是身上其它地方的毛发。强迫症也包括躯体变形障碍,总是纠结于身上某个地方不好看,不协调,有的人认为自己身高不行,有的人认为自己体重不满意,自己的眼皮不好看,鼻子不好看,等等,反复整容也不满意。还有一些健身的人,纠结于自己的肌肉体型不完美。国外有些地方甚至规定强迫症是整容的禁忌症。以上表现,都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在生物学基础上都属于神经基底节发育不良,在心里基础上,属于后天高焦虑和强迫家庭养育造成的,社会层面上,教师警察会计,这种要求核对喜欢秩序的工作,强迫症较多。需要及早就医治疗。
    王爽 主治医师 2021-08-17 10:40:41
  •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了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模式,是泛化的和缺乏弹性的,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稳定,并导致个体的痛苦或损害。——《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DSM5。人格障碍的个体在他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中经常倾向于机械、极端和紧张。他们经常不能以健康的方式对生活的改变和要求做出反应。他们可能困惑或不确定如何定义他们自己,他们难以设置和达到目标,而且他们发现难以处理与他人在工作上、学校里或社交环境中的关系。许多有这些障碍的个体没有意识到他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不正常,而且他们经常为自己的问题责备他人。 因为人际关系受损,社会功能受损,没有朋友,深深的孤独感,很容易让人产生抑郁的情绪,但最终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并不是抑郁症,而是由人格障碍继发的抑郁症状。人格障碍分为ABC 3大类十种,其中边缘型人格障碍属于b类,以不稳定戏剧化的情绪为主,长时间的不开心,性格底色在这个基础上很容易情绪波动,因为小事而冲动发脾气。很容易被误诊成双向障碍,或者是抑郁症,但是药物治疗效果欠。C类人格障碍,包括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三种,人格的底色是高焦虑,焦虑能消耗人大脑的能量,让人疲劳乏力,记忆力差,也很容易产生抑郁的表现。同样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也欠佳。对这些障碍的治疗,经常包括许多类型的心理治疗——既有个体治疗,又有团体治疗。许多类型的心理治疗都对有边缘型人格障碍(一种能令个体显著致残以及包括高风险行为的障碍)的个体有效。没有药物被证实是针对任何人格障碍的主要或唯一的治疗手段。然而,药物可用来治疗一些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抑郁或倾向于冲动行事,在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中很常见。可帮助治疗人格障碍症状的药物类型如下: 抗抑郁药:帮助情绪低落,无助无望,内疚感。心境稳定剂:本身用作躁狂发作治疗,发现可以控制情绪爆发,减轻极端心境或从高到低的转移。抗精神病药:被用于改善古怪想法,对他人不信任,疑心重,或者错误的信念,如分裂性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对于有人格障碍继发的抑郁症状,药物治疗只能占一部,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只有在生物心理社会共同的干预下,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让访客回归正常的生活。
    王爽 主治医师 2021-08-16 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