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3条结果

  • 本文原载于《上海中医药报》2017年7月14日 作者:王辉昊 源流与传承 石氏伤科是沪上著名伤科学术流派,具有近150年的历史。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石筱山、石幼山为代表的第3代传人成为名动江南的伤骨科医师,而第4代传人涌现出一大批全国著名的临床大家,如石仰山(国医大师)、石印玉(上海市名中医)、施杞(上海市名中医)等。 特色理念 石氏伤科倡导以“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创立了“三十二字学术思想”:治伤识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复元图本,顾及兼邪,注重痰湿;内外并重,整体调治。 特色药物 内服药:治伤为主,有成药“麒麟散”,新旧损伤
    王辉昊 副主任医师 2019-06-04 16:02:34
  • 时下颈椎的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颈椎保健操也层出不穷。上海石氏伤科根据传统导引练功之原理,结合颈椎运动生理学特点,总结出了“石氏伤科运肩护颈功”,验之临床,安全有疗,易学易记,方便练习。现介绍两节基础功法。 第一节:运肩拔背松筋脉。以肩关节为中心,连续做一个“上提→后拉→下落→前运”的环形运动,上提、后拉时用力,下落、前运时放松,连续5~10圈;再相反方向运肩5~10圈。整个动作连贯、缓慢、匀速,一气呵成,需用心仔细体会一个“运”字。 第二节:活动颈椎百病消。分别缓慢地单独做颈椎前屈、后伸、向左侧屈、向右侧屈、向左转动、向右转动六个角度的活动
    詹红生 主任医师 2016-05-05 22:41:19
  • 诊后必读---颈椎功能锻炼操 我们每位正常人都有一根属于自己的颈椎,它位于我们头下颈后正中。人体正是借助颈椎才完成头部的各个角度旋转功能。中医学认为颈椎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颈部“骨正筋柔,筋骨和合,气血通调”,一旦颈部筋骨关系失和,气血不通,那么就容易生颈椎病;上海曙光医院西院骨伤科张明才颈椎病的防治除了正规医院的有效治疗外,平素有效的功能锻炼也尤为重要。石氏伤科经过百年临床经验,归纳出的“摇肩活颈功”可以有效防治颈椎病,其主要机理就是通过对颈部肌与骨骼的锻炼和矫正,恢复颈椎的力学平衡。 本功法应用原则:一般而言,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每人每天可累计做50-60次。另当伏案工作、看电视
    张明才 副主任医师 2018-07-20 06:30:48
  • 我们每位正常人都有一根属于自己的颈椎,它位于我们头下颈后正中。人体正是借助颈椎才完成头部的各个角度旋转功能。中医学认为颈椎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颈部“骨正筋柔,筋骨和合,气血通调”,一旦颈部筋骨关系失和,气血不通,那么就容易生颈椎病;上海曙光医院西院骨伤科张明才颈椎病的防治除了正规医院的有效治疗外,平素有效的功能锻炼也尤为重要。石氏伤科经过百年临床经验,归纳出的“摇肩活颈功”可以有效防治颈椎病,其主要机理就是通过对颈部肌与骨骼的锻炼和矫正,恢复颈椎的力学平衡。 本功法应用原则:一般而言,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每人每天可累计做50-60次。另当伏案工作、看电视或电脑时,每隔1-2个小时
    张明才 副主任医师 2017-01-20 21:18:14
  • 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滑脱症、椎管狭窄症等病症常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椎间盘的突出、椎体的滑脱和椎管的狭窄,而是因为腰部的“筋”受伤了,失去了正常的保护能力,于是骨头架子的稳定性下降了,骨头容易移位、关节容易卡住,引起炎症性反应就会痛,这种情况中医叫“筋出槽、骨错缝”,运用中医伤科的理筋整骨手法把受伤的筋理顺、卡住的关节松开,症状就会得到缓解,但要长时间地巩固疗效,关键还是要把“筋”练好,重新恢复“筋骨和合”的正常关系。 上海石氏伤科运用古法导引练功术原理,结合腰部运动生理学特点,创编“强筋固腰功”一套,验之临床,安全有效。这里介绍两节基本动作
    詹红生 主任医师 2016-05-05 22:38:04
  • 上海“石氏伤科医学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脊柱慢性病损”研究,在颈椎病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系列诊治技术和方法,赢得同行的良好赞誉。在医师积极、系统、正规、足时为规范治疗的同时,辅以家庭自我保健,以巩固治疗,减轻复发症状。应注意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在症状缓解期,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如果疼痛或者头晕等症状发作期,或者锻炼过程中,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主要包括颈椎“米字操”和肩部活动两部分。锻炼的量与度 一般而言,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每次可做5~6遍。另当伏案工作、看电视或电脑时,每隔1~2个小时也应坚持做3~5次。(一)颈椎“米字操”(1)前后方向颈部屈伸功能锻炼
    王辉昊 副主任医师 2021-02-22 18:21:28
  • 仰卧抬腿强筋力 动作要领是:仰卧于床上,身体四肢均呈自然放松状态。双腿伸直并拢,慢慢匀速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要配合吸气,待腿抬到最高位置时,停留数秒钟,同时呼气;然后再慢慢匀速放下双腿,在放下双腿的过程中配合吸气。根据个人体力情况,每天早晚各做5~10次。 双手攀足固肾腰 坐于床面上,双腿伸直,上身前屈弯腰,上肢伸直,双手尽力抓住下肢最远处,然后抬头呈前探状,意念中想象有一条绳索牵拉下颌至足尖方向,保持5秒钟后松开双手,恢复到坐位。根据个人体力情况,每天早晚各做5~10次。 附图:
    张明才 副主任医师 2017-01-20 20:31:06
  • 腰腿痛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练功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苟海昕 主任医师 2019-11-13 17:27:44
  • 张明才 副主任医师 2018-07-20 06:31:34
  • 久坐不动,姿势不正,正在潜移默化、悄无声息地侵害着青少年的脊柱健康!同时,还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研究数据显示,脊柱侧弯的发病高峰在13岁至15岁,发生率女生为1.22%、男生为0.87%。早防早治 至关重要坚持练习青少年脊柱健康操,具有良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建议老师们带着学生一起练习,也将从中获益!第一节 运肩拔背【口令】·端坐、或直立姿势,以肩峰为中心,肩膀用力上提、后拉,再下落、前运放松,做环形运动;·反方向,先用力后拉、上提,再前运、下落放松,做环形运动。【要领】·动作宜缓慢、连贯、匀速、自然,一气呵成。在运肩的过程中,脖子自然地顺势做伸缩活动。·每次一个方向4遍、反方向重复4遍;每天练习2次至3次。第二节 天地交泰【口令】·并步站立,两手自身体两侧上抬,合于头部上方,十指相互交叉,目视前方。·接着,右手用力,向右上方牵拉左手臂,同时,胯部顺势向左顶出,身体左侧面保持拉紧状态;·接着,左手用力,向左上方牵拉右手臂,同时,胯部顺势向右顶出,身体右侧面保持拉紧状态;·接着,身体回正,向前弯曲至极限位置,保持腰背部挺直,颈肩部放松,自然向下,双手抱于腿后,抬头前探;接着,两手扶膝,下蹲至极限位置,足跟不离开地面,十趾抓地,目视前方;接着,身体起立站直,两手托腰,腰背部挺直,身体后仰,腹部不要用力向前挺,两脚踏实,目视前方;接着,头颈部自然后仰,但不要用力,下颌部用力上提,颈部前方肌肉保持拉伸状态,目视上方;接着,身体回正,两手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屈髋屈膝,身体放松下沉,如坐于高凳之上,直腰收腹,目视前方;接着,身体重心上提,直腰收腹,含胸拔背,沉肩垂肘,下颌内收,目视前方,面带微笑,结束练习。【要领】·首先,通过微微调整拉伸角度来寻找紧绷的筋,往往会诱发出酸胀、疼痛的感觉,即按照这个角度进行拉伸。·拉伸动作宜缓和适度,拉伸的幅度以能够耐受为标准,用力不可过猛过大。·动作转换过程中,一边做动作一边配合吸气,停留在极限位置时配合呼气;在不感觉到憋气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每次重复练习4遍至8遍;每天2次至3次。第三节 偃背抬头【口令】·双脚分开,保持平行,与肩等宽,两手臂从身体两侧抬起,举过头顶,手臂伸直;·接着,身体前屈至90度,保持腰背水平、与地面平行,两臂自然下垂,手腕背伸,掌心向下,抬头目视前方;·接着,一边吸气、一边两足跟同时抬起、足掌着地;一边呼气、一边两足跟同时下落,重复4遍至8遍;·接着,左肩、右肩交替向上耸起、再复原,重复4遍至8遍;·两手臂放松、自然下垂,身体慢慢直立,两手合于腹部,结束练习。【要领】·注意保持平衡,呼吸顺畅,不要屏气。·每次重复练习4遍至8遍;每天2次至3次。第四节 前仰后合【口令】·两脚并拢站立,足跟抬起、足掌点地,保持平衡,复原;·接着,再顺势将足掌抬起、足跟着地,保持平衡,复原。【要领】·注意动作顺势而为,不要用猛力,保持平衡,自然呼吸。·每次重复练习8遍至16遍;每天2次至3次。文章不能播放视频,如需观看请具体咨询。
    王辉昊 副主任医师 2021-06-29 05:24:4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