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条结果

  • 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心慌、气短等贫血症状,皮肤和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溶血表现,以及可能存在的肝脾肿大。 2.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3.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4.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 5.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试验):这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提示红细胞表面有不完全抗体或补体;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提示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 6.其他检查:如冷凝集素
    袁茂文 副主任医师 2024-07-02 22:58:26
  • 结合胆红素增加,因此可致胆囊结石发生,据报道约 20% 胆囊结石形成与慢性溶血性贫血有关,其中地中海贫血病人的胆囊结石发生率可高达43%。Suell 等报道镰状细胞贫血患儿在10 岁以下有 15% 并发胆囊结石,10 岁--14 岁有22%并发胆囊结石,15 岁--22 岁有30%并发胆囊结石。既往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病人中溶血性贫血筛查阳性率达44.44%(2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0%(8/43),可见慢性溶血性疾病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胆囊黑色素结石多认为同慢性溶血性疾病更为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推断此类结石成因不仅仅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所导致,还应该同溶血性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
    赵刚 主任医师 2019-12-22 07:19:53
  • 指南也认为: LS 减少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本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因此LS 的适应证已从过去的血液系统疾病脾切除( 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发展到脾肿瘤甚至脾外伤。
    樊军卫 主任医师 2017-03-04 21:13:15
  • 尿蛋白阳性检查结果是通过尿蛋白定性试验检查得出的。各种类型的肾病都有发生尿蛋白阳性的可能。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尿蛋白阳性;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尿蛋白阳性;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尿蛋白阳性。 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正常人每天排出尿蛋白约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在此范围内则定性
    吴玉伟 主治医师 2021-04-18 17:11:39
  • 男孩代谢率高,以及男孩女孩之间发育的差异有关。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胎儿胆石病与成人胆囊结石有关。胎儿结石多数发生在孕末3个月、28周前未见报道。胆囊结石在胎儿出生后1岁以内很少见。在已报道的文献中,未能找到共同的诱发因素,惟一的共同点是胆囊内强回声光点都发生在孕末3个月,且都为偶然发现。国外学者Brown报道了26例胎儿胆囊结石病例,这是目前样本例数最大的研究,但没有找到明显的致病因素。2胎儿胆囊结石病因学胎儿胆囊结石的病因学尚不明确。溶血性疾病(尤其是廉状细胞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胆汁淤积、肠道吸收不良、胆管先天发育畸形或败血症引发的胆汁淤积、使用速尿、光疗、喂养过多(营养过剩
    赵刚 主任医师 2018-11-23 17:14:34
  • 讨论: 1. 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出现的时间及原因:38例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被发现的孕周均介于28-40周,均为晚孕期。出现的原因可能与母体雌激素水平影响、母亲使用麻醉剂、胎盘血栓中的血红蛋白降解、溶血性贫血、RH血型不相容、胆总管囊肿等因素有关。 2.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与其他结构异常和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发现胆囊异常回声的38例胎儿中,共发现7例(18.4%)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其中4例为严重结构畸形。提示我们在发现胎儿胆囊内异常回声之后。虽然此时已是孕晚期、并非结构筛查最佳时间,但是我们依然需要重点加强对胎儿结构的系统筛查。尽可能发现潜在的结构畸形,减少漏诊。2例胎儿进行了染色体检查
    赵刚 主任医师 2020-02-22 09:21:41
  • 根据结石中胆固醇的多少通常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胆固醇型(胆固醇含量大于70%)、胆色素型(胆固醇含量小于30%)、胆固醇及胆色素混合型(胆固醇含量30%-70%),据统计,临床上超过80%的胆石病为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70%-80%的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临床及研究发现,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术后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溶血性贫血等疾病都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关。4、十二指肠憩室很多人认为JPD(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形成有关,而与胆囊结石无关。但是日本的研究显示JPD虽然与胆囊结石的形成关系不大,但是憩室的大小却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憩室直径≥2mm时
    赵刚 主任医师 2019-03-15 14:36:30
  • 根据结石中胆固醇的多少通常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胆固醇型(胆固醇含量大于70%)、胆色素型(胆固醇含量小于30%)、胆固醇及胆色素混合型(胆固醇含量30%-70%),据统计,临床上超过80%的胆石病为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70%-80%的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临床及研究发现,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术后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溶血性贫血等疾病都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关。脂肪肝脂肪肝及胆囊结石是临床上中两种常见病,且两者常合并存在,均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对2180例国家干部、教师、工人进行研究以分析脂肪肝与胆石病之间的关系,发现胆结石发病率在脂肪肝病人和非脂肪肝间有特别
    赵刚 主任医师 2019-03-09 09:57:16
  • 大于30)、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心脑血管疾病、子痫前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羊水过少、多产、产后感染、输血、产后止血药、产后出血等,这些孕产妇在妊娠期进行抗凝治疗主要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1-2]第二类、抗磷脂综合征(获得性易栓症) APS是由体内多种抗磷脂成分与磷脂结合蛋白的抗体引起的一种获得性易栓症。它的两大表现: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其他表现有: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心瓣膜赘生物及舞蹈症等。它有哪些伤害呢?伴有抗磷脂抗体(APL/APA)持续高效价阳性的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PL可通过β2-GP-Ⅰ和/或LA结合到靶向的磷脂分子,损伤血管内皮
    微医药 健康号 2022-11-24 17:46:59
  • 胆总管结石的男女比例为1:0.89。Keizman等比较老年人(≥80岁)与年轻人(≤50岁)胆管取石术后胆管结石的复发的情况,发现老年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率(20%)较高,这与老年患者同时合并胆管扩张、壶腹周围十二指肠憩室等因素有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结石形成还与脂质代谢、肥胖、运动等因素有关。血清胆固醇、体重指数高于正常与胆总管结石复发有显著相关性。1.3患者合并其它疾病溶血性贫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是胆总管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应在术后随访的同时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密切关注患者的甲状腺功能。2、解剖异常因素2.1胆管扩张与狭窄;合并胆管扩张的患者结石复发风险较高,扩张的胆管运动功能减弱,胆汁易于淤积
    赵刚 主任医师 2021-10-23 21:51:2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