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62条结果

  • 胆囊结石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胆囊切除术后饮食的恢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也很重要,也是病人通常问到的问题,本文将一一回答。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病人的病情千差万别,胆囊切除术后饮食的恢复总体上要按照主管医生,特别是要遵循主刀医生的医嘱。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饮食恢复建议仅仅是针对一般胆囊炎不重的病人,那些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合并了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并不在此范围内。此文按照体重为60公斤来计算摄入量。胆囊切除术后当天,由于刚刚经历了全麻,有的病人还有麻醉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等。所以手术当天不建议饮食的恢复。一般多是全量补液。如果病人的体重是60公斤,2400ml,液体足够。无需再吃喝了。如果手术特别顺利,无麻醉的副反应,精神很好。无法热,无腹痛等症状,可以在手术后6小时进食少量流食。如温开水或者米汤。术后第一天到第二天。如果病人无不适,可以吃流食,流食加补液的量2400ml 左右。流食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备选的有,温开水,米汤,藕粉(糖尿病不宜),果汁,蛋花汤,牛奶等等。术后第三天到第五天,如果进食流食没有不舒服,可以吃半流食。备选的品种有,流食的品种之外,可以增加粥,酸奶,龙须面,鸡蛋羹,稀米饭,少量素炒菜。是可以吃少量植物油的,水果也可以恢复。术后第六天及以后,循序渐进恢复普食。细嚼慢咽,清淡饮食,荤素搭配,总热卡控制适中。如鸡蛋,豆腐,瘦肉,鱼肉,鸡肉都可以,每天不要超过2两。家畜肉慢慢恢复。手术后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除了烟酒外,其他品种不受限制都可以,不要超量即可。忌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忌饭局多,一个月最多两次,少外卖,少自助餐,少保健品。总之要根据病情,循序渐进恢复饮食。手术后一定要健康饮食,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
    凌晓锋 主任医师 2022-11-17 17:03:11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定义为1 cm或更小的肿瘤。这类病人的预后是相当好的,虽然有个别病人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本文将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报道。1. 手术后的效果PTMC经过手术后,据报道,疾病特异性死亡率<1%,局部复发率为2%–6%,远处复发率为1%–2%。复发率非常低,说明效果很好。这些优异的结果很可能与疾病的懒惰性质而不是治疗的有效性有关。2. 未手术的病人长期随访结果报道1) 病人的数量和肿瘤的情况来自日本的两项积极监测前瞻性临床研究报告了1465例经活检证实的PTMC患者的相似临床结果,这些患者未经手术切除,随访长达15年(平均5-6年,范围1-17年)。其中对1235名PTMC患者进行了观察,这些患者一开始就没有(i)病灶靠近气管或靠近喉返神经的。(ii)FNA发现提示高度恶性;(iii)存在局部淋巴结转移;或(iv)随访期间的进展迹象。长期随访结果如下2) 肿瘤大小的变化大多数患者在平均随访60个月(范围为18-227个月)时肿瘤大小稳定,而5%的患者在5年随访中肿瘤增大(>3mm),8%的患者在10年随访中肿瘤增大(>3mm)。3) 在5年和10年随访中,1.7%和3.8%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的证据。4) 转为手术治疗的病人病情在1235名患者中,191名患者在观察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增大和新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这些患者在手术干预后平均随访75个月(1–246个月)。观察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只有一人出现肿瘤复发。说明延迟手术效果一样好。5) 年龄因素的影响一项研究对1235名PTMC患者进行了平均60个月的积极监测。只有43名患者(3.5%)根据其规定的标准(肿瘤生长到>12 mm或出现新的淋巴结转移)出现了疾病的临床进展。有趣的是,年轻患者(<40岁)的临床进展率为8.9%,而40-60岁的患者的进展率为3.5%,>60岁的患者临床进展率最低(1.6%)。看到这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不必焦虑了吧?选择马上手术和不手术进行主动监测的效果差不多,不选择马上手术是可以的。但是必须主动监测,一旦发生肿瘤进展,再进行手术也可以,而且延迟手术的效果仍然很好。
    凌晓锋 主任医师 2022-11-12 16:08:19
  •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给大家介绍了虽然目前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诊断的金指标是病理学诊断,但是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干扰。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NA)也是如此,首先它的结果直接受到彩超医生技术的影响,比如探查是否全面,穿刺目标结节的选择正确与否,穿刺和取材的技术等等。其次会受到病理科医技人员和医生的影响。第三,FNA的结果只能说明穿刺那个时间甲状腺结节的病理变化,而不能代表以后病情的进展状况。所以FNA结果是良性的,也不能觉得一劳永逸而高枕无忧。一项国际研究中,对12项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在FNA报告为良性的4055名患者后来又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3.2%。尽管比例不高,也还有漏网之鱼。国际研究还试图将结节大小与FNA细胞学的准确性联系起来。一项单中心研究,为所有结节直径为4 cm的患者做了甲状腺切除术。研究人员在382个结节中发现了22%的甲状腺癌。一组甲状腺结节在术前接受了FNA检查,在125个细胞学良性结节中,10.4%在最终组织病理学检查中为恶性。研究人员进一步表明,在超声引导下对1400多个>3cm的结节进行了连续的FNA评估,假阴性率低于1.5%。66%的漏诊癌症是在具有高度怀疑的超声图像的结节中发现的,尽管最初进行了良性细胞学检查。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来自1369名患者的2010年细胞学良性结节的长期随访。平均随访8.5年,发现18例恶性肿瘤。这些数据证实,最初良性的FNA在长期随访期间还是有恶性肿瘤被发现,尽管比例不高。所以FNA为良性的结节还需要定期随访,随访时间至少每年一次到两次。如果甲状腺结节较大,如3-4厘米以上,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凌晓锋 主任医师 2022-11-12 14:15:37
  • 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最准确的诊断是病理诊断,即把甲状腺组织取出后送到病理科,经过一番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符合恶性肿瘤。FNA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常见了,其报告的解读在前文中已经充分阐述。其中一类报告是穿刺的病理结果“不满意”或者“不能够得到诊断“,这让广大患者和家属一头雾水,更别说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诊疗了。本文就是要详细介绍一下这类结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分析一下“不满意”或者“不能够得到诊断“原因。(1)首先是取材可能有问题,如没有取到目标组织。和操作者的经验有一定的关系。(2)标本的处理也会影响最后的病理结果。(3)病理医生的诊断水平。(4)病变确实是不典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结果。一般来说,三级医院的综合实力较强,发生问题的概率相对较小。一旦发生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1. 国际文献和美国甲状腺协会的指南推荐,可以再次行FNA。但是我对此建议有不同的看法和质疑。理由是:再次FNA就一定会有结果吗?FNA也不是绝对安全,也有出血等风险和并发症。是否也要担心FNA造成的恶性肿瘤沿着针道转移?所以我认为再次FNA是不得已的选择。另外一些国际研究指出再次行FNA的时候需要等待三个月,防止出现假阳性。2. 如果可疑的甲状腺结节比较小,如直径小于1厘米,完全可以继续观察。定期随访,复查彩超。3. 如果可以的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为实性,低回声,边界不清楚,边缘不规则,微小钙化,越来越大等等典型的征像,就直接手术。
    凌晓锋 主任医师 2022-11-11 17:38:57
  • 患者,34岁,发现左侧甲状腺结节,超声提示左侧甲状腺结节1.2cm,分级4B~5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不除外甲状腺癌转移。 时间:2022-5-17 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方院区 手术方式:甲状腺癌根治(甲状腺双侧全切除)+左颈部2a、3、4、6区淋巴结清扫 术后清醒后拔管声音如常,安返病房。 切口设计: 术野: 清扫淋巴结标本: 完全彻底的清扫颈部淋巴结,所有颈部大血管、神经安全保护。 划重点~划重点~划重点医生感悟:甲状腺癌常常认为预后好,甚至有些人鼓吹甲状腺癌不用治,也有人鼓吹做射频消融“烧死”肿瘤😓 1、目前甲状腺外科指南推荐手术,只有手术才可以根治癌症。 2、甲状腺癌癌灶常常比较小,尽管癌灶很小,但是转移还是非常常见的,6区是最容易发生转移的区域,侧方转移也不少见。 3、一旦转移,手术范围大,手术切口大,手术风险高,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预后也会变差,还需要做碘131放射性治疗。 总结:1、小小甲状腺,转移还挺“疯狂”; 2、千万别把“村长”(甲状腺癌)不当干部;
    陈宁 副主任医师 2022-05-17 17:22:43
  • 同任何其它腔镜手术一样,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都不是完全绝对的。随着手术医师水平的提高、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在不断拓展。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适合行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实体肿瘤直径小于6cm)、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的甲状腺癌患者。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前提是患者本人有强烈的美容愿望,患者本人没有美容方面的要求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彭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彭颖 副主任医师 2020-08-05 11:16:06
  • 传统开刀和腔镜甲状腺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传统开刀甲状腺手术需要在颈部外露部位切开6~12cm,术后切口瘢痕明显,对患者造成长远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年轻女性为甲状腺外科疾病的高发人群,而中国女性多为瘢痕增生体质,因此颈部瘢痕对年轻女性的心理和美观影响更加明显。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外科医师利用腔镜手术器械来完成操作,将颈部切口转移至隐蔽部位,只需要切开3~4个5~10mm的小孔即可完成手术,愈合后瘢痕不明显,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彭颖以往认为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分离皮下组织,建立皮下操作空间,术后局部疼痛增加。有研究表明术后疼痛与分离层面相关,在正确的层面分离并建立操作空间并不增加术后疼痛。随着高清、3D腔镜的应用,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重要解剖结构显露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精细。有研究表明,在中远期方面,腔镜甲状腺术后瘢痕对患者外观、心理及社会关系的影响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创伤更小。因此,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美容和微创的双重效果。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彭颖 副主任医师 2020-08-05 11:15:48
  • 甲状腺手术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之一。多种需要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加深,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预后良好的前提下,甲状腺疾病患者对手术切口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微创技术的发展,腔镜甲状腺手术已逐渐成熟。对于合适的患者,腔镜甲状腺手术能够在达到与传统开刀手术相同效果的同时,具有颈部无瘢痕、康复快和美容效果卓越等优点,是安全和可行的手术方法,得到了广大外科医师和患者的认可。本文将就以下三个问题作简单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彭颖(一)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微创还是美容手术?传统开刀和腔镜甲状腺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传统开刀甲状腺手术需要在颈部外露部位切开6~12cm,术后切口瘢痕明显,对患者造成长远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图1)。年轻女性为甲状腺外科疾病的高发人群,而中国女性多为瘢痕增生体质,因此颈部瘢痕对年轻女性的心理和美观影响更加明显。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外科医师利用腔镜手术器械来完成操作,将颈部切口转移至隐蔽部位,只需要切开3~4个5~10mm的小孔即可完成手术,愈合后瘢痕不明显,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 图1 以往认为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分离皮下组织,建立皮下操作空间,术后局部疼痛增加。有研究表明术后疼痛与分离层面相关,在正确的层面分离并建立操作空间并不增加术后疼痛。随着高清、3D腔镜的应用,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重要解剖结构显露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精细。在中远期方面,腔镜甲状腺术后瘢痕对患者外观、心理及社会关系的影响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创伤更小。因此,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美容和微创的双重效果。(二)腔镜甲状腺手术如何做?腔镜甲状腺手术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手术入路,例如颈部、锁骨下、腋窝-乳晕入路、胸部-乳晕入路、口腔入路等。由于颈部和锁骨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将切口缩小后转移至颈部和锁骨下的其它部位,现代女性衣着常常无法掩盖,病人满意度低,应用较少。口腔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属于经自然通道手术(NOTES)范畴,术后创口感染机会增加,目前尚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没有广泛开展。 腋窝-乳晕入路和胸部-乳晕入路分别是在腋窝和乳晕、前胸部和乳晕切开3处5~10mm切口,建立皮下组织和深筋膜之间的间隙,从此间隙进入颈部,分离开颈部肌肉,显露甲状腺,从而完成甲状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这两种入路的切口不但小,分布在隐蔽部位,术后颈部无手术瘢痕,而且切口的分布也便于医师操作,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手术入路。 (三)那些情况适合做腔镜甲状腺手术?同任何其它腔镜手术一样,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都不是完全绝对的。随着手术医师水平的提高、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在不断拓展。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适合行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实体肿瘤直径小于6cm)、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的甲状腺癌患者。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前提是患者本人有强烈的美容愿望,患者本人没有美容方面的要求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绝对禁忌证。附注:本文图片选自外文文献。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彭颖 副主任医师 2020-08-05 11:15:39
  • 甲状腺手术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之一。多种需要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等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加深,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预后良好的前提下,甲状腺疾病患者对手术切口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微创技术的发展,腔镜甲状腺手术已逐渐成熟。对于合适的患者,腔镜甲状腺手术能够在达到与传统开刀手术相同效果的同时,具有颈部无瘢痕、康复快和美容效果卓越等优点,是安全和可行的手术方法,得到了广大外科医师和患者的认可。本文将就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微创还是美容手术、腔镜甲状腺手术如何做、哪些情况适合做腔镜甲状腺手术等这三个问题作简单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彭颖(一)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微创还是美容手术?传统开刀和腔镜甲状腺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传统开刀甲状腺手术需要在颈部外露部位切开6~12cm,术后切口瘢痕明显,对患者造成长远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图1)。年轻女性为甲状腺外科疾病的高发人群,而中国女性多为瘢痕增生体质,因此颈部瘢痕对年轻女性的心理和美观影响更加明显。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外科医师利用腔镜手术器械来完成操作,将颈部切口转移至隐蔽部位,只需要切开3~4个5~10mm的小孔即可完成手术,愈合后瘢痕不明显,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图2)。图1图2 以往认为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分离皮下组织,建立皮下操作空间,术后局部疼痛增加。有研究表明术后疼痛与分离层面相关,在正确的层面分离并建立操作空间并不增加术后疼痛。随着高清、3D腔镜的应用,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重要解剖结构显露更加清晰,操作更加精细。有研究表明,在中远期方面,腔镜甲状腺术后瘢痕对患者外观、心理及社会关系的影响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创伤更小。因此,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美容和微创的双重效果。(二)腔镜甲状腺手术如何做?腔镜甲状腺手术有多种可以选择的手术入路,例如颈部、锁骨下、腋窝-乳晕入路、胸部-乳晕入路、口腔入路等。由于颈部和锁骨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将切口缩小后转移至颈部和锁骨下的其它部位,现代女性衣着常常无法掩盖,病人满意度低,应用较少。口腔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属于经自然通道手术(NOTES)范畴,术后创口感染机会增加,目前尚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没有广泛开展。腋窝-乳晕入路和胸部-乳晕入路分别是在腋窝和乳晕、前胸部和乳晕切开3处5~10mm切口,建立皮下组织和深筋膜之间的间隙,从此间隙进入颈部,分离开颈部肌肉,显露甲状腺,从而完成甲状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这两种入路的切口不但小,分布在隐蔽部位,术后颈部无手术瘢痕,而且切口的分布也便于医师操作,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手术入路。(三)那些情况适合做腔镜甲状腺手术?同任何其它腔镜手术一样,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都不是完全绝对的。随着手术医师水平的提高、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在不断拓展。有以下情况的患者适合行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实体肿瘤直径小于6cm)、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的甲状腺癌患者。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前提是患者本人有强烈的美容愿望,患者本人没有美容方面的要求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绝对禁忌证。附注:本文图片选自外文文献。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彭颖 副主任医师 2020-08-05 11:15:29
  •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一般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患病率都显著增加。一般人群中通过颈部触诊检出率为3%~7%,颈部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认识甲状腺结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彭颖(一)甲状腺在什么位置?甲状腺是颈部的一个蝴蝶形的腺体,贴在气管前方,位于相当于男性喉结位置的下方。正常情况下,这只“蝴蝶”包括左右两侧的“翅膀”(即甲状腺的左右两叶)和连接翅膀的“身体”(即甲状腺的峡部)。当甲状腺异常发育时,可出现异位甲状腺和甲状腺形态异常等情况。(二)甲状腺有什么功能?甲状腺是一个典型的内分泌器官。甲状腺利用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被释放到血中,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跟细胞上的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我们身体里的几乎每个细胞上都有甲状腺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受体在什么组织上。例如:甲状腺激素和心肌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够让心脏跳得更快。总体来说,甲状腺激素的基本作用是调节我们身体的代谢,影响广泛,对代谢、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具有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比正常增强时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于正常时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三)甲状腺结节有什么症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没有症状,是在偶然间被发现的、或者是在体格检查时被医师触诊甲状腺时被发现的,更多的情况是在体格检查做甲状腺超声时被发现的。甲状腺可在颈部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内较大的结节随吞咽活动比较明显。被其他人发现颈部可活动结节是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当结节进一步增大时,结节会导致压迫症状,例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等。当结节内发生出血时,结节体积会明显增大,并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四)甲状腺结节是单一的一种疾病吗?甲状腺结节可以是多种甲状腺疾病的表现,包含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或者甲状腺炎症性疾病等等。每种疾病导致的甲状腺结节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在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该到医院就诊,得到医生的个体化建议。(五)医生如何确定甲状腺结节是否癌变?当医生面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时,首先要采取一系列步骤来确定结节有多大的可能性是癌。这些措施包含颈部触诊时结节的表现、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等等。良性结节触诊时一般质地较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好;而恶性结节一般质地偏硬,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或者固定。颈部超声检查首先可明确甲状腺结节是否存在,当超声提示为实性低回声结节、结节内血流丰富、结节边缘不规则、结节内有微小钙化或者合并颈部异常淋巴结超声表现时,提示为甲状腺癌可能性大。对于可疑癌变的结节,术前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手术,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超声引导下的FNAB的准确性可达到90%。(六)甲状腺结节都需要手术吗?体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中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结节,只有大约10%~15%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和导致的症状。对于考虑为良性无症状的甲状腺结节需要定期随访,无需特殊治疗;对于少数怀疑恶性结节,但暂时未接受治疗的,应该定期复查随访。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考虑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①结节过大导致压迫症状;②甲状腺结节影响美观;③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④结节位于胸骨后方或者纵膈内;⑤考虑或者证实是恶性结节。手术之前,医生将会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解释手术的相关情况。大部分甲状腺手术需要在颈部切口进行,少部分可以选择腔镜下完成。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在远离颈部的部位打孔后完成甲状腺病灶切除、做到颈部没有瘢痕,有极大的美容优势。(七)甲状腺结节如何随访?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可以每隔6~12月进行随访复查,随访复查常规包括病史、体检和B超,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增加核医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或者穿刺活检。对于可疑恶性结节,随访时间要缩短,每3~6月应该随访复查一次。随访过程中,如果发现结节明显增大、伴有提示结节恶变的可能时应该及早手术治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彭颖 副主任医师 2020-08-05 11:15:2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