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条结果

  • 2021年11月9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于洋和上海市松江区传染科医师就肝癌的诊治开展培训交流座谈会。数十名临床医生济济一堂,在于洋医生带领下“肝胆相照”,共同学习“”货。于洋医生长期研究肝胆胰疾病的微创诊疗和系统治疗,在培训会过程中,他对于肝癌病程发展特点做了规范系统化讲解和密切剖析。他以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背景为依托,以临床带动基层为抓手,通过规范系统化讲解强化基层传染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认知,提高了基层传染科医师业务水平和能力,切实保障基层百姓健康。肝癌防不胜防!做好认知很重要首先,于洋医生介绍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近年的医疗、教育及科研的发展情况。随后他做了有关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11-20 21:11:42
  • 低了 NLRP3 介导的白细胞介素 33 (IL-33) 的释放,从而减少了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肝脏募集。向 Panx1-/- 小鼠施用小鼠 IL-33 显著(P = 0.011)改善了 MRSA 感染和动物死亡。人肝脏 IL-33 蛋白丰度的降低也与 MRSA 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有关。该研究结果表明,PANX1 功能降低的遗传易感性通过降低宿主先天免疫防御来增加肝移植后 MRSA 感染的风险,这可以通过 IL-33 治疗减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是器官移植患者长期免疫抑制导致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心脏、肺和肾脏等其他供体器官的受者相比,肝移植患者感染 MRSA 的风险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8-15 23:07:47
  • 接受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的开腹手术。甚至部分患者出于对手术的恐惧,放弃根治治疗机会,造成病情贻误,生命健康蒙受巨大损失。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肝胆外科钟林教授团队,采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肿瘤所在部位,为一例高龄肝癌患者成功进行了腹腔镜下右叶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5天患者即可出院。患者术后未行放化疗,规律随访,无瘤生存至今。01、病史资料患者郑大爷,81岁,半年前体检行腹部B超提示 “肝血管瘤可能”,由于没有什么特殊症状,郑大爷并未在意。一周前复查B超提示“肝血管瘤较前增大”平日无消瘦乏力和区不适。为进一步诊治,于近日就诊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首诊医生肝胆外科钟林教授,通过详细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6-25 22:28:29
  • 文章转载自:瑞安市人民医院原发性肝癌因预后差素有“癌王”之称,演员傅彪、沈殿霞、藏天朔等均因该病去世。“乙肝病毒、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被认为是该病重要相关因素,中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最近我科收住一例儿童病例,该患儿,男性,12岁,因“上腹部疼痛2周”至肝胆外科门诊就诊。入院行CT及磁共振检查后提示存在左巨大肿瘤伴胆道癌栓形成。家属得知病情尤如晴天劈雳,肝胆外科二病区主任徐定银主任医师在评估患者后,充分告知患者家属,并表示尽最大努力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在徐主任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对患儿极其重视,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小,而且肿瘤分期较晚,经治医生虞名旭积极联系影像科同事讨论病理类型及肿瘤侵犯血管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6-03 00:59:56
  • 专家简介:钟林,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肝胆外科主任。擅长肝移植,复杂肝胆胰肿瘤诊治及其腹腔镜微创根治。于洋,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擅长肝胆胰疾病的综合诊疗,尤其是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肝脏罕见肿瘤如西瓜大,剩余组织已经无法负荷起身体正常功能的运转。即便切除肿瘤,患者所剩的肝脏也不够了,可能连命都保不住。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普外临床医学中心肝胆外科钟林教授团队以“二次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6-03 00:53:51
  • 专家简介:钟林,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肝胆外科主任。擅长肝移植,复杂肝胆胰肿瘤诊治及其腹腔镜微创根治。于洋,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擅长肝胆胰疾病的综合诊疗,尤其是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但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仍然是目前外科微创手术中的难点,尤其是中叶肿瘤涉及两个肝脏断面,手术难度很高。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5-21 22:50:40
  • 专家简介:钟林,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肝胆外科主任。擅长肝移植,复杂肝胆胰肿瘤诊治及其腹腔镜微创根治。于洋,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擅长肝胆胰疾病的综合诊疗,尤其是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前面提到,胆囊息肉之所以被称为“息肉”并不是因为其根本性质与息肉相同,而是形态上类似于息肉。因此,胆囊息肉可以是任何成分形成的外观近似于“息肉”的突起。比如由细胞构成的腺瘤、胆囊癌、炎症性的息肉和由胆固醇结晶构成的与胆囊结石性质相同的息肉。胆囊息肉是怎么发生的?由于胆囊息肉并不是某一种疾病,所以它的病因比较复杂。它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也可能与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等因素有关。胆囊息肉有哪些表现?事实上,胆囊息肉的大部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疾病往往是在体检进行腹部B超时偶然发现的。比较少数的有症状者最常见的是可耐受的上腹胀。只有当胆囊息肉位于胆囊颈部,影响了胆囊的排空,才会发生餐后,尤其是脂餐后右上腹的疼痛或绞痛,合并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腹痛会比较明显。另外,若胆囊颈部的息肉阻塞胆囊管或息肉脱落嵌顿于壶腹部,还可以发生阻塞性黄疸、胆道出血、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表现。胆囊息肉有哪些危害?良性胆囊息肉的主要危害是占位效应导致胆囊阻塞和诱发急、慢性胆囊炎。恶性胆囊炎的主要危害则主要是恶性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蚀作用,导致出血、癌转移等。怎么知道胆囊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想要明确诊断胆囊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只能胆囊切除后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但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会迅速增殖,瘤体会迅速增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定期随访追踪B超检查,测量息肉的大小来判断息肉有没有癌变以及会不会癌变。一个很小的胆囊息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变大,我们就估计它很大概率上不是恶性的。当然这种方法是有风险的,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胆囊息肉如何治疗呢?由于胆囊癌的治疗效果目前很不理想,因此,对于部分胆囊息肉,我们建议积极手术治疗,避免发展为胆囊癌。一般来说,胆囊息肉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建议手术治疗:直径大于10mm。伴有胆囊结石。息肉增长速度较快。胆囊炎反复发作。这是因为如果胆囊息肉生长速度快,或直径超过10mm,恶变的几率就会很高。另外,在合并胆囊结石的情况下,胆囊炎会频繁发作。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胆囊息肉恶性可能性较低,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5-20 23:39:51
  • 专家简介:钟林,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肝胆外科主任。擅长肝移植,复杂肝胆胰肿瘤诊治及其腹腔镜微创根治。于洋,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擅长肝胆胰疾病的综合诊疗,尤其是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导语作为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围术期气道管理对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践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患者,您可能会看到医生术前训练您如何深呼吸、如何正确地咳嗽排痰,在术后为您开具雾化治疗的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4-27 08:25:53
  • 早期下床活动或出院时间延迟,阻碍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优化疼痛管理是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是加速康复的重要保障。ERAS中有效的术后疼痛缓解,可以达到减少手术应激,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促进胃肠蠕动,允许早期经口进食,促进早期下地活动等多重效果。3.优化疼痛管理的内容和目标我们应该怎样优化疼痛管理呢?优化疼痛管理的三大目标是:最佳的患者舒适度、 最快的功能康复和最小的不良反应。优化疼痛管理鼓励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进食、进水、活动和睡眠)。优化疼痛管理目的及内容要确定疼痛管理的最佳治疗流程,第一步是要对患者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评估。疼痛评估包括对疼痛强度、治疗效果、副作用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4-22 20:41:32
  • 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要术后下鼻胃管”、“我适合从哪种途径补充”、“我需要补充什么营养”。作为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重要一环,肠内营养在肝胆胰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肝胆外科于洋医生就带大家全方位了解肠内营养。01什么是肠内营养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指具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患者,因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一些治疗的特殊要求,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式提供能量和营养素,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从而满足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支持疗法。简而言之,就是经胃肠道途径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Q:那这样不是和吃饭类似吗?A:不是的,口服只是最安全的肠内营养给药途径之一,但口服达不到需要
    于洋 主治医师 2021-04-18 19:50:5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