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3条结果

  • 新辅助治疗(术前化放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有10%~25%的患者治疗后可达到完全病理缓解(肿瘤完全消失),这些患者往往局部和远处复发率低,预后良好。既往的基础研究显示间质排列(stromal organization)可影响药物向目标细胞的弥散,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周海洋副教授团队提出直肠癌间质排列情况可能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相关。 该团队纳入了156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通过新辅助治疗前的病理HE切片评估患者肿瘤的间质排列情况。将156例直肠癌患者分为间质排列整齐组(organized group)和间质排列不齐组(disorganized group)。结果发现,间质排列整齐组经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明显缓解(TRG 0-1)的比例明显高于间质排列不齐组(66.7% vs. 33.3%)。更进一步,间质排列整齐组完全病理缓解(PCR)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间质排列不齐组(34.6% vs. 11.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间质排列整齐是完全病理缓解(PCR)的独立预测因素。 尽管新辅助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然而目前仍缺乏简易可行的疗效预测指标。周海洋副教授团队的研究证实了直肠癌间质排列与新辅助治疗的疗效相关。这一研究也得到多项体外及体内实验结果的支持。通过这一预测指标,有望筛选出更容易在新辅助治疗中获益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从而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肿瘤治疗。该研究近日在美国消化外科协会(SSAT)官方杂志《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胃肠外科杂志)在线发表。
    周海洋 副主任医师 2021-04-19 17:07:58
  • 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闫立昆Lichtenstein于1989年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概念。1997年,北京朝阳医院的马颂章教授将使用人工材料的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引进国内。1998年陕西省人民医院王小强教授和阎立昆副主任医师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这一新技术。2000年,中华外科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在杭州成立。2001年,王小强教授加入学组。2003年,王小强教授参与制定了中国无张力疝修补规范化操作指南。2004年,由于我们在疝修补领域的突出贡献,陕西省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立,王小强教授担任主委,阎立昆副主任医师任委员兼秘书。2014年,阎立昆副主任医生也成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委员。 2004年在南昌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会议上,王小强教授受邀做了会议开场第一个专题发言,澄清了国内多年来对shouldice疝修补术的误解,在会上引起极大地反响。2006年在哈尔滨第四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会议上会议上,再次受邀做主题演讲,阐述了传统手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异同点。2008年在北京召开了亚太地区疝外科及第五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会议,阎立昆副主任医师在会议上介绍了自创的无张力技术修补股疝的新方法,获得与会同道的好评。2010年上海第六届全国会议再次邀请王小强教授做了手术规范的主题演讲。2012年重庆第七届全国会议王小强教授介绍了半可吸收自粘网片的应用及造口疝预防的问题。2014年沈阳第八届全国外科会议,王小强教授介绍了我们应用生物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经验,阎立昆副主任分享了补片相关并发症防治的经验。 十多年来,我们保持着理论研究和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在省内率先开展了MeshPlug手术、Kugel及改良Kugle手术,PHS手术,3DP手术,D10腹膜前修补术,切口疝Sublay手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生物补片应用等,开展各类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近5000例,复发率在千分之一以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操作规范,受邀编著了《疝外科学》和《疝和腹壁外科图谱》两部专著,发表相关文章十余篇,在国内享有盛誉。 为惠及广大患者,多年来,我们致力于将无张力技术和我们的经验推广至全省,每年都会在我院或地区医院开展多次学术研讨会,推广这些技术及其操作规范,甚至受邀到青海,西藏进行技术推广。在广大同仁的努力下,目前全省各个地区,都有省疝学组成员,各个县,甚至一些乡镇医院也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手术。陕西省已成为全国无张力手术开展最普遍的地区,一些县级医院的手术量甚至超过了我院,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先进的治疗。 2011年,我们开始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获得了广大患者的欢迎,目前开展腹腔镜微创腹股沟疝手术四百余例,是目前我省开展此项技术病例最多技术最成熟的单位。已举办多次腹腔镜技术学习班。相信微创技术将很快惠及全省。
    阎立昆 主任医师 2018-08-20 11:47:16
  • 重建术,多次受邀在全国会议上作专题演讲,多年来致力于将该领域的新技术和规范化治疗向全省及西北地区推广,在该领域享有盛誉。普外一科在原有的工作成绩上进一步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确立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在今后5年内建设成为全国一流,西北地区领先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普通外科中心。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学科带头人王小强的带领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结合科室人员和梯队建设特点,经过科委会和全体人员多次讨论,将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三病技术”上,将大力围绕“三病技术”开展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所谓“三病技术”是指在大肠癌诊疗、疝和腹壁疾病诊疗、肛肠疾病诊疗方面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腹腔镜技术方面处于全国
    阎立昆 主任医师 2018-08-20 11:46:44
  •   5月28日,我省首届生物补片临床应用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陕西省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陕西省人民医院王小强教授担任主席,会议特别邀请到全国著名疝外科专家马颂章教授、陈革教授与我省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专家共同探讨利用生物补片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办法。         会上,马颂章教授作有关生物补片进展的报告;陈革教授作生物补片适应症和应用技巧的报告;王小强教授报告了我院应用生物补片一期修复复杂污染的腹壁缺损的经验,阎立昆副主任报告了一例罕见的直肠后膨出的修补经验。 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刘瑞廷         通过本次会议,加深了对生物补片的理解,分享了彼此手术技巧,为解决各位专家临床中面临的复杂局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得到与会专家的欢迎和肯定。
    刘瑞廷 副主任医师 2018-08-16 13:31:59
  • 为了普及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推广结直肠癌微创治疗理念,规范腹腔镜手术操作,提高我省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水平,陕西省抗癌协会第二届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2月3日(周六)至4日(周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举办“第二届西北大肠癌高峰论坛”,会议由我院普外一科承办。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刘瑞廷会议为2016年度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16703),内容包括3D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直播演示、中青年结直肠手术展播,大肠癌专家规范诊治论坛等,邀请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王锡山教授团队以及西北五省大肠癌专业学者,直观演示规范化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细节,深入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难点、重点与技巧,为推动我省乃至西北地区结直肠癌诊治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写下了浓重一笔。出席会议的嘉宾有陕西省人民医院陈学文院长、陕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李树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刘正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的王海江教授、张文斌教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燕速教授,第四军医大学郑建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诚学教授、孙学军教授、常东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熹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马龙安教授以及医师报副社长张燕萍一行,会议第1天上午由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普外一科王小强教授进行了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现场演示,王主任手术解剖层次清楚,手术过程流畅,为参会专家奉献了一台精美的作品,受到了300名参会专家的称赞。下午的会议由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普外一科邱健教授主持,首先是学术讲座,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的张文斌教授进行了《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规范与要点》的学术讲座,西京医院郑建勇教授做了《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的规范与要点》的报告,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李小军教授做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几个焦点问题》的讲座,上述报告为大家规范实施大肠癌腹腔镜手术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作用;紧接着大会进行了中青年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展评,来自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的王国荣主任医师进行了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的展示、刘瑞廷副主任医师进行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展示,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好评。会议第二天早上8点半开幕,开幕式由邱健教授主持,出席开幕式专家有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陈学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陕西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李树业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王小强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马龙安教授、青海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燕速教授及医师报副社长张燕萍女士,各位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进行了“腔镜万里行”西安站授旗仪式和王锡山教授赠书活动。紧接着王锡山教授进行了题为《直肠癌NOSES手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的精彩报告,西京医院王新主任做了题为《2016年度结直肠癌内科治疗更新解读》的讲座。上午11点手术直播正式开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和刘正教授进行了3D腹腔镜直肠癌NOSES根治术,手术历时2小时,标本从肛门取出,实现了腹部无辅助切口的美容效果和肿瘤的彻底根治,3D视野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彩娴熟的手术操作给与会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午的议程为《外科对话核磁》,由陕西省人民医院磁共振室雷晓燕教授主讲,陕西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张煜教授和普外一科刘瑞廷副主任医师助讲,为大家呈现了清晰的MRI直肠癌精准评估过程。下午的学术讲座由邱健教授主持,来自新疆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海江教授进行了题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困惑难点》的讲座,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刘正教授做了题为《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要点》的报告,来自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燕速教授做了《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的》精彩报告,陕西省人民医院邱健教授进行了《双平面交汇法直肠癌根治术》的精彩展示,与会专家认为此次会议达到了务实、普及、规范、提高的目的,实现了本次会议的初衷。第二届西北大肠癌高峰论坛在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及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的组织下顺利落下了帷幕,正如一位参会代表所言:“这是我今年参加的内容最实在的一次学术会,有理论基础,有追赶目标,有众家所长!”本次会议将大肠癌领域最新进展向大家做了全面展示,有利于基层推广和开展,真正实现了会议的主旨,推进了陕西乃至西北的大肠癌诊治事业,必将造福于广大患者!
    刘瑞廷 副主任医师 2018-08-16 13:31:49
  •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高鹏) 日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为一名既往曾两次开腹实施左肾肿瘤根治术、肠套叠手法复位术后,存在严重的脏器与腹壁粘连,腹腔内肠管广泛粘连,4岁急性肠梗阻患儿周新(化名)实施腹腔镜辅助肠梗阻肠粘连松解术,患儿一周后康复出院。随着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的精进提高,越来越多的传统开放手术逐渐演变成完全腹腔镜手术或腹腔镜辅助的镶嵌手术。 9月5日,患儿因“腹痛伴呕吐2天”收入普外一科。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较平稳,腹部膨隆,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左上腹、右下腹可见横行愈合瘢痕约5cm,4.5cm,腹壁韧,无固定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6次/分。既往两次开腹手术史(左肾肿瘤根治术、肠套叠手法复位术),腹部立位片提示液气平面形成,肠梗阻。入院诊断急性肠梗阻,建议手术治疗,但家长要求保守治疗,因症状无明显改善,9月12日决定手术治疗。 然而,患儿曾经受两次手术治疗,肠粘连形成梗阻的部位可能多发不易确定,而且原切口下是否有脏器粘连以及粘连程度不易估计,均为此次手术的入路选择、切口长度及术后瘢痕美观造成麻烦。术中采取脐部入路放置腹腔镜镜头,经全腹腔探查后发现患儿两次手术原切口下均存在严重的脏器与腹壁粘连,腹腔内肠管广泛粘连,距回肠末端约15cm处(右下腹)、距屈氏韧带20cm处(左上腹)肠管粘连成角,是形成梗阻的主要部位。腹腔镜下采取钝性、锐性分离相结合的方式,先松解原两处手术切口与脏器的粘连,再尽量松解小肠之间的广泛粘连,将病变最大限度孤立为粘连梗阻处(右下腹、左上腹)。根据腹腔镜探查及处理结果,综合切口安全、兼顾病变及切口美观等因素,术中决定取右中腹横切口,将右下、左上两处梗阻段肠管分别提出腹腔进行粘连松解处理,保留肠管完整性延续性,还纳入腹。术后七天恢复理想,顺利出院。 现代医学为小儿外科手术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病变的精准治疗,围手术期创伤控制,隐瘢痕或无瘢痕。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不仅仅局限于择期手术,国内外小儿外科医生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良手术技术,简化操作流程,逐步向急诊手术、小儿急腹症手术(如急性阑尾炎、急性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肠梗阻)等领域进行探索,试图将微创外科的发展成果带给更多患儿。 普外一科手术团队完成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首例腹腔镜探查、腹腔镜辅助肠梗阻粘连松解术,标志着我院微创外科技术向更高层次的小儿急腹症微创治疗领域进行尝试与突破,通过技术经验总结和更多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我院腔镜外科整体水平将会取得更高层次的进步,从而将现代医学微创外科成果带给更多有需要的孩子们。 普外一科手术团队为患儿行腹腔镜辅助肠粘连松解术 术中探查发现患儿两次开腹手术原切口下方均存在组织器官粘连 右下腹,左上腹肠管存在广泛粘连,术中利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松解 腹腔镜松解腹壁与肠管粘连,肠管之间广泛粘连后,将肠管粘连处孤立为左上腹及右下腹,根据术中探查处理结果选择右中腹横行切口3cm中转开腹处理。图为梗阻近端扩张肠管 术后7天顺利出院。图为切口愈合瘢痕,利用腹腔镜技术可全面探查处理腹腔粘连,最大限度孤立病变,节约腹壁切口长度,此次粘连松解手术同时处理左上腹右下腹两处复杂粘连,切口瘢痕短于右下腹原切口(肠套叠切开复位手术)
    高鹏 副主任医师 2018-07-29 16:00:43
  • 近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收治一名三月龄女患,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完整切除卵巢囊肿,保留患侧卵巢结构功能,术后7天顺利出院。 女患,李某,3月,因“右下腹包块11天”入院。查体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约4cmX4cm,表面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局部无压痛。腹部彩超和CT均提示“右下腹囊性肿物,卵巢来源可能性大”。入院第三天行腹腔镜腹腔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患儿囊性肿物约4cmX3.5cmX4cm,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无粘连,虽然位于右下腹,却来源于左侧卵巢皮质。用电钩与分离钳剥离囊肿与卵巢皮质之间的间隙,完整切除囊肿并从脐部取出,最大限度保留卵巢皮质结构。术后7天恢复理想顺利出院。 随着小儿外科腹腔镜技术不断精进提高,越来越多的传统开刀手术如今已转为完全腹腔镜手术或腹腔镜镶嵌手术。腹腔镜手术追求创伤控制、快速康复、隐痕或无痕,同时也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本患如按传统开刀手术,下腹部至少会遗留5~7cm横行瘢痕,腹腔镜手术充分利用脐部天然褶皱,完全能够达到术后隐瘢痕效果。此外,术前查体及辅助检查均提示病变来源于右侧卵巢可能性大,术中经腹腔镜探查却发现囊肿来源于左侧卵巢,体现了腹腔镜能够全面探查腹腔及病变的优势。自2010年我科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先后完成一二级手术(如腹股沟疝,腹壁疝,鞘膜积液,阑尾炎,胆道梗阻造影等)以及三四级高难度手术(肠梗阻,肠重复畸形,腹腔肿瘤,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等)。我们希望通过自身技术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患儿得到微创技治疗,痛苦更少!瘢痕更小!预后更好! 图一:腹腔镜探查见卵巢囊性肿物 图二:腹腔镜下剥离卵巢皮质与囊肿之间的间隙 图三:腹腔镜下探查右侧卵巢无异常 图四:术后7天顺利出院。传统开刀手术至少遗留下腹部5-7cm横行瘢痕,腹腔镜微创手术除了出血少,恢复快,探查全面等优势外,隐瘢痕效果亦得到医患共同认可
    高鹏 副主任医师 2018-07-29 16:00:33
  • 2015年北京第九届疝和腹壁外科会议西安分会场及西北疝论坛3月27日和28日在我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杂志社和陕西省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湖北武汉同济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举办。会议采用网络视频会议方式实现五地互联互通,全国参会人数超过一千人。会中就疝和腹壁外科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做了精彩的手术演示。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闫立昆 本次西安分会场及西北疝论坛由我院普外一科具体承办。中国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疝学组组长,普外一科主任王小强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会议邀请了
    阎立昆 主任医师 2018-08-20 11:47:06
  • 中国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基层巡讲,陕西省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陕西省国际医疗促进会共同举办,周至县人民医院承办的走进周至-疝和腹壁外科学术会议2016年6月4日周至县人民医院成功举办。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闫立昆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著名疝外科专家刘素君教授,陈革教授和王荫龙教授,本次会议主席为中国医生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主任王小强教授,参会专家还有三位中国医生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来自交大附院和二附院的车向明教授,吴涛副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阎立昆副主任。陕西国际医疗促进会会长,原卫生厅厅长
    阎立昆 主任医师 2018-08-20 11:48:34
  • 陕西省人民医院大肠癌多学科协作MDT讨论会如期举行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刘瑞廷-----为85周年院庆献礼2016年4月1日,春光明媚,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陕西省人民医院大肠癌MDT协作组及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联合举办的大肠癌多学科MDT于下午14:30在新住院大楼14楼普外一科示教室如期举行,会场座无虚席,讨论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应,为我院85周年院庆献上了一份大礼!会议由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主任王小强教授和陕西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白俊教授主持,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民医院放疗科王青主任、陕西省抗癌协会
    刘瑞廷 副主任医师 2018-08-16 13:33:2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