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6条结果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颅颌面外科学组分类法——讨论稿)以往的面畸形分类虽有多种,但都不够全面或重复交叉,我们参照国际上使用较多的Tessier、Marchac、David、Cohen和张涤生等的分类,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解剖部位和病因提出一个新的临床诊断分类体系。总体上将面畸形分为先天性或发育性畸形与后天获得性畸形两大类,获得性畸形又分为损伤性、肿瘤性和其他原因如炎症、放射等所致的畸形。提出这一新分类体系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国内颅颌面外科多中心协作研究单位以统一的诊断标准分类记录、统计总结,以便于进行长期大样本量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推广应用于临床,形成我国的面畸形
    丛纲 副主任医师 2017-10-26 14:53:09
  • #下颌角##面部轮廓整形##面畸形# 病理型下颌角 指脸型发育极不对称的颌骨畸形,医学上称半侧颜面短小或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一种先天发育缺陷,临床表现多样的复杂面畸形。严重者累及上颌骨、颧骨颧弓及颞部骨骼,其中以下颌骨发育不良最常见也最为重要。 这种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综合治疗。如自体骨移植、牵张成骨、正畸正颌、人工骨等来获得一个正常的外观。 美容型下颌角 这种一般是指下颌角发育是正常的,只是外观不美观,肥大、外翻、角度过小过低等。由于亚洲人骨骼立体感不强,较为扁平,稍微有一点下颌角就会显得脸很大很宽,上镜后更加明显。 这种就需要借助下颌
    袁捷 副主任医师 2022-09-25 22:12:52
  • 颅颌面外科发展简史颅颌面外科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是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外科,头颈外科等多学科专业相互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颅颌面外科不仅能使颅颌面畸形患者获得正常容貌,恢复五官功能,还能重塑颌面骨性框架,使许多爱美者的颜面容貌更加美丽动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谢爱国人类对面畸形的认识历史悠久,古希腊医圣Hippocrates于公元前100年,首先描述了颅狭窄症,头颅畸形的各种外形及受累及的缝类型。1852年,德国病理学家R.Virchow描述和命名了各种类别的颅颌面畸形。1897年,美国St.louis,整形医生Blair和口腔正畸医生
    谢爱国 副主任医师 2019-09-17 13:25:33
  • 率先钻研多项高难度、高挑战、先进有利的实验和手术,勇于发挥带头作用,敢当学科先驱,在复形领域堪称权威。在率先进行面部牵引成骨实验,并应用于临床;在国内率先开展面外科重大手术面纵劈截骨和面整块截骨牵引术;开展颅缝早闭的机理和面畸形三维影象处理等复杂科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获得成功。尤其擅长治疗眶距增宽症,Crouzon综合征,颅缝早闭,Treacher-Collin’s综合征,Binder’s综合征等高难度的颌面先天畸形;并在外伤畸形整复;颧骨颧弓,下颌角,颏等面部轮廓美容,综合鼻整形等领域。
    韦敏 主任医师 2018-08-06 17:07:34
  • 什么是眶距增宽症?眶距增宽症(Orbital Hypertelorism)是指眼眶间骨性距离过大的面畸形,往往伴有各种类型的鼻部的发育畸形。最早由Creig于1924年提出并命名。以往认为眶距增宽症是一种独立的面部畸形,现已证明两眼眶间骨性距离的增宽只是一种症状,可以出现于多种类型的面畸形中,比如Tessier 0-14号面裂畸形以及Crouzon综合征、Apert综合征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韦敏眶距增宽症只是一种症状学诊断,Tessier提出了5种可能的病因:①中面部或面中部原发性发育不良;②单侧颅面裂隙畸形(2-12号裂,1-13号裂);③面部正中裂
    韦敏 主任医师 2018-08-06 17:06:10
  • ,相对之下,下巴显得小而后缩。再加上患者为掩饰外露的牙齿强行闭合双唇会使下巴显得更小。双颌前突的治疗,依程度与年纪会有所不同。在青春期时可以用牙科矫正治疗,成人期则可合并正颌手术治疗。 上颌后缩(Maxillary Retrusion):上颌后缩较多见于腭裂患者及某些先天面畸形患者。临床乍看下外观会与下颌前突相似,但鼻子两侧的凹陷会比较明显。主要原因为上颌发育较下颌差,而不是下颌太突出。 下颌后缩(Mandible Retrusion):外观上下巴会显得小而短,脸型较短。下颌后缩常合并有牙齿开牙合的情形,此时上下颌都必须手术才能重建正常的脸型。部分病人会合并有颞下颌关节的问题与睡眠时的呼吸障碍
    卢建建 主任医师 2018-09-27 10:39:44
  • 从事面畸形修复和鼻部整形等临床与科研工作。学术专长韦敏教授在国内率先钻研多项高难度、高挑战、先进有利的实验和手术,勇于发挥带头作用,敢当学科先驱,在复形领域堪称权威。在率先进行面部牵引成骨实验,并应用于临床;在国内率先开展面外科重大手术面纵劈截骨和面整块截骨牵引术;开展颅缝早闭的机理和面畸形三维影象处理等复杂科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获得成功。韦敏教授尤其擅长治疗眶距增宽症,Crouzon综合征,颅缝早闭,Treacher-Collin’s综合征,Binder’s综合征等高难度的颌面先天畸形;并在外伤畸形整复;颧骨颧弓,下颌角,颏等面部轮廓美容,综合鼻整形等领域有极高造诣。专利专项至今共
    韦敏 主任医师 2018-08-06 17:01:22
  • 综合征的致病基 因;近年来由于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等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应用,先天性中耳畸形综合征致病基因的识别进展诸多,目前已有超过十余种耳畸形综合征,如:Nager 综合征、 LAMM 综合征等的致病基因被发现,Miller 综合征为面畸形合并轴后性肢体畸形的耳畸形综合征, 是首个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识别致病基因的孟德尔遗传疾病。基因工程、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疾病的动物模型更易获得,在小鼠、斑马鱼、猪等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中,可模拟出人类耳畸形疾病的表型,促进了对基因功能的认识,有助于对疾病 的发生机制的研究和疾病的预防。2.1 TCOF1 基因突变阴性的 Treacher
    张天宇 主任医师 2019-11-14 20:59:02
  • 可设计必要的截骨和植骨,后者以颞顶部筋膜瓣和邻近的耳后皮瓣较好,也可选用合适的游离皮瓣。可用以治疗因幼年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及放射后所致的眶颧上颌发育不良伴结膜囊狭窄。(二)中面部Le Fort III型截骨术此类术式用以治疗突眼症(Crouzon综合征)、中面部凹陷、反合、中面部短小、面部不对称(半脸短小症)等畸形等。50年代英国的Gillis医师曾尝试过Le Fort III型截骨术,但限于当时的外科技术和手术设备,手术危险性太大,无法进一步开展[3]。Tessier于1958年成功进行第一例法的Le Fort III型截骨前移术。Tessier内外联合径路和多部位植骨的概念,使
    穆雄铮 主任医师 2018-05-22 19:51:51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际面外科会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分会-面外科学学组全国委员,上海市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擅长疾病:重睑术、去眼袋、去皱纹、上睑下垂矫正、义眼手术、眼眶骨折修复、眼眶眼睑肿瘤术后畸形的修复、眼睑内翻外翻矫正及鼻泪管阻塞治疗;在眼眶病领域;眼眶外伤、炎症及肿瘤的诊治;歪鼻、鞍鼻、短鼻、鼻中隔偏曲等矫正; 面瘫治疗、面畸形修复、面部轮廓塑形、面部微整形。
    叶信海 主任医师 2018-08-06 23:40:49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