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7条结果

  •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糖尿病足的可怕之处,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糖尿病足总截肢率高达19.03%,其中大截肢2.14%,小截肢16.88%,  截肢患者死亡率达到22%。全球每20秒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  西安交大一附院设立的糖尿病足多学科一站式治疗中心,脊髓电刺激手术改变了糖尿病足神经血管无法治疗的现状,同时多学科全程管理模式,让患者从糖尿病确诊,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及外周血管病变,出现伤口、破溃、感染、坏疽的患者,不同时期都能得到精准的个体化
    王军 副主任医师 2022-07-08 14:13:21
  •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俗称“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影响,下肢动脉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并形成斑块,血栓,而导致下肢血管闭塞,肢端神经损伤,从而导致下肢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而里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严重的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常见表现是足溃疡,损伤穿透皮肤全层,乃至深及骨骼关节,创面迁延不愈合,疼痛。  1、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  2、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3、足部畸形继发的各种损伤  4、感染  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高达
    王军 副主任医师 2021-12-29 13:39:19
  •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糖尿病足的可怕之处,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糖尿病足总截肢率高达19.03%,其中大截肢2.14%,小截肢16.88%,截肢患者死亡率达到22%。全球每20秒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  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极限保肢治疗  糖尿病足“一站式”诊疗团队,由急诊及重症医学科王军副主任牵头,携手周围血管外科马强副教授,内分泌科强薇副教授强强联合,运用糖尿病足极限保肢理念,采用内科、外科、介入、创面多学科诊疗。分级多学科评估、PRP优势
    王军 副主任医师 2022-07-28 11:58:07
  • 足部感染,即所谓“三元学说”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机制。我国中西医结合脉管病泰斗奚九一教授于1987年首次发现并命名了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这一新的糖尿病足类型,指导临床实践,极大的降低了截肢率。严重周围神经病变、足部肌腱功能不全、足部畸形、外周血管病变尚轻、糖尿病足部溃疡病史、部分的截肢史或腿部截肢史等,且目前没有足部溃疡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称为脱疽未溃期。张磊主任于2003年首次统一命名为糖尿病足筋疽潜症,并对其因病机、治则方药进行了研究,丰富了糖尿病足的理论体系,增加了临床疗效,降低了糖尿病足的复发率。评估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神经功能有助于糖尿病足的早期
    张磊 主任医师 2021-11-04 15:26:33
  •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危害性很大。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因此,糖尿病足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点:1、糖尿病足容易引起感染。下肢动脉闭塞是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造成局部血流供应不足,会引起足部组织局部溃疡,更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反复发生,会加重足部组织的破坏,更严重时要面临截肢的风险。2、糖尿病足造成运动困难,感觉缺失。感觉运动神经病变可能使局部感觉缺失或减退,痛觉减退,足部的自我保护功能减退。糖尿病足危害如此之大,那么该如何预防护理?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积极控制血糖从根本上
    陈注光 住院医师 2020-08-13 17:28:11
  • 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局部神经异常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在中医中,糖尿病足归属于“脱疽”、“筋疽”等证范畴,其病因包括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先天不足,血气亏虚,寒湿侵袭, 致气血脉络瘀阻为其主要机。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中的糖尿病痈疽正是对糖尿病足机的论述, 其指出肾虚为本, 肾虚水不为制, 水道失调, 阴伤内热, 经络涩滞, 痈疽遂成。西医方面目前提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局部血管缺血性病变足部感染, 即所谓“三元学说”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机制,导师奚九一教授于1987年
    张磊 主任医师 2021-11-22 23:11:52
  • 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不管理,易出现慢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足。 大血管病变包括心脑血管病变,外周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包括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
    唐思艾 副主任医师 2020-04-25 18:30:28
  • 糖尿病患者因为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白细胞的游走性吞噬能力降低,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的存在等,微小的创伤即可引起微生物的侵袭感染,并且感染后使血液中的促凝物质增加,局部氧耗增加,使局部缺血加重而发生坏疽。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以后,病情一直得不到控制的话,那么发展下去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灵上的伤害。我们袁敏琴中心依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与经验,给大家科普下关于糖尿病足的病理机制:图 糖尿病足患者在我中心实现保守不截肢治疗康复糖尿病足的出现主要是与患者的下肢血管、周围神经病变及感染三种因素有关,并且还是在这三种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共同作用下出现在糖尿病患者
    牛剑 住院医师 2020-06-29 09:01:01
  •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常见表现是足溃疡,损伤穿透皮肤全层,乃至深及骨骼关节,创面迁延不愈合,疼痛。  踝肱指数(ABI)测定:  正常比值:1.0--1.4  轻度供血不足:<0.9  中度供血不足:0.5--0.7跛行  重度供血不足:0.3--0.5静息痛  极重度供血不足:<0.3坏死  糖尿病足的治疗  早期治疗是需要对血糖进行控制;神经性病变的治疗,包括营养神经的治疗;血管的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的治疗;局部换药可以用一些敷料、清创的方法;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治疗,要保护脚就是要进行足部力学方面的保护,避免受压。
    王军 副主任医师 2022-07-28 12:04:51
  • 根据我们袁敏琴中心多年来对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实际临床来讲,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脚后跟疼痛,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糖尿病患者下肢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或者是已经存在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了。这一现象则是糖尿病并发证糖尿病足的早期现象。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同,体质不同,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所反映在患者身上也不同,还有的患者初期是因为腿疼,使患者出现走走停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间歇性跛行,后期也会发展成糖尿病足。除此之外还有糖尿病患者下肢麻木、发凉、走路像踩棉花等等这些则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糖尿病足俗称则是糖尿病烂脚。糖尿病患者足部一旦出现外伤,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白细胞的
    牛剑 住院医师 2020-06-12 10:53:0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