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条结果

  • 当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时,妈妈应采用的正确护理方式宝宝发烧了,散热最关键宝宝发烧时,妈妈最先要做的就是量体温。当高烧伴有精神状态不好或者不舒服时(大多数38.5度以上),就要考虑给宝宝服用退烧药了。同时,帮宝宝脱去厚的衣服,少穿一点,散热降温。天气炎热,可以在空调房间内的。 通常,将体温在38.5℃以下,并且宝宝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妈妈们就不需要太担心。适当的体温还可以调动宝宝的免疫功能,不需要刻意将体温降至完全正常。 如果宝宝反复发烧,并且没有缓解迹象,或者发烧持续两天以上,需要到医院化验血常规,看看炎症指标,在医生的指导进行下一步诊疗。 妈妈们也要留心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精神一直低迷,也需要及时就医。 持续高烧有时候也会让宝宝身体发生抽搐,面对这样的情况,妈妈们先别慌,要根据宝宝的症状来决定如何处理。 宝宝抽搐,妈妈先要分辨是不是高热惊厥。如果判断是高热惊厥的话,就不用太担心。 高热惊厥的表现: 1.孩子四肢抖动、牙关紧闭、双目凝视,面色发青,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出现; 2.通常每次抽搐发作持续时间在三分钟左右,每次发热过程中抽搐发作不超过两次。 3.抽搐缓解宝宝醒来后,精神状态仍然比较好。 如果有上述表现,可以判定宝宝为高热惊厥。 6个月到6岁的孩子,大脑还没发育完全,当时体温快速上升时,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它是宝宝发热过程中的伴随症状,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如果有上述表现,基本可以判定宝宝为高热惊厥,妈妈们就不用太担心了。 但是,发生以下几种情况就需要引起妈妈重视了: 在体温正常或者低热时抽搐; 发生了明显不对称抽搐或单侧抽搐; 发生了两次以上的反复抽搐; 抽搐时伴随着呕吐腹泻。 这时候宝宝就不是简单的高热惊厥了,需要考虑其他病因。宝宝可能是患上了脑炎,需要抽血、拍片,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治疗。 发生惊厥时, 不要惊慌,不要惊慌,不要惊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家长需要做的是: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快速让宝宝平躺,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堵住口鼻,或误吸入肺而引发缺氧或者窒息。 2.物理降温 解开宝宝衣服的扣子,散热降温,保持环境凉爽。 宝宝身体发烫是可以采用物理方式降温的,用热毛巾擦拭孩子身体,或者使用退热栓。 宝宝手脚凉的话妈妈可以帮忙搓一搓,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3.使用压舌板 不主张积极用。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可以,但不要用压舌板去故意撬开口腔。 4.及时就医 马上送至最近的医院儿科急诊就诊,路途中注意做到第一条和第二条中的要点。 如何预防高热惊厥? 1.宝宝发烧的前两三天,超过38.5℃就需要喂退烧药了,一般每4~6小时给宝宝服用用一次。宝宝精神好,并且体温控制在38.5℃以下,妈妈就不用太担心 2.在宝宝保证舒适的基础上,可以物理降温,擦洗,洗澡均可。 3.保持环境通风,凉快清爽。 4.捂汗,刮痧等方法都是不靠谱的。 5.当宝宝反复发高烧并且持续不退、精神不振时,及时带宝宝上医院就诊。
    毛成刚 副主任医师 2019-07-16 08:28:41
  • 各位家长,因医院工作需要,刘冬云医生目前已调往青大附院崂山院区工作,崂山院区门诊时间为每周三和每周五全天,请周知。
    刘冬云 主任医师 2019-03-14 07:36:15
  •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刘医生在此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健康康,万事顺顺利利,阖家团团圆圆
    刘冬云 主任医师 2019-02-04 17:03:12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和结合胆红素升高。前者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光疗,换血及药物治疗。光疗效果最快,安全性好。药物治疗慢,适用于轻度升高的患儿。 药浴治疗无论国内国外没有经过基础实验及临床验证,不能用于退黄治疗。宝宝皮肤屏障发育差,容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李向红 主任医师 2018-12-02 09:55:45
  • 早产儿出院后仍然面临营养,神经发育等问题。出院后规律随访可以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後,降低后遗症。 6个月前每个月复查一次。6个月後2个月复查一次。随访时生长发育按照纠正年龄,不能按照实际年龄。
    李向红 主任医师 2018-11-30 17:38:01
  • 母乳喂养是宝宝最佳选择。尤其是早产儿。 母乳可以降低早产儿病死率,降低院内感染,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耐受好,促进精神发育。而且具有量效关系。
    李向红 主任医师 2018-11-16 11:27:27
  • 宝宝穿,不管宝宝怎么踢,睡衣都在脚上,而且衣服的部分还能盖住小肚子。2、小儿穿衣要适量,宜少不宜多俗话说:“欲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小儿的汗腺分泌十分旺盛,而小儿又多喜欢活动。小儿衣服穿的少一些,适合于小儿好动及代谢旺盛的特点。这不仅不会冻着小孩,还可使他得到耐寒的锻炼,也会少患感冒。相反,如果穿的过多,平时稍一活动就感到热的难受,因此,大大限制了小儿的活动。此外,衣服穿的过多,小儿出汗多,这不仅丧失体液,而且也会使“毛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易受风寒侵袭,极易受凉感冒。3、增减衣服要及时和适量随着气候的变化,给小儿的増减衣服要及时适量。宝宝舒适的外在温度是26℃,我们把衣服的类型和保暖
    刘冬云 主任医师 2018-10-17 10:08:18
  • 老人常说夜里哭闹的孩子是“夜哭郎”,小宝宝的哭闹往往不是无缘无故的,多是生理需求、不适的表现,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不适感引发的哭闹这里指的“不适”意在强调“常见而非病症”。引发新生宝宝夜间的不适原因主要来自饥饿、排泄和环境。刚出生的宝宝常在夜间饥饿时会引起哭闹。有的新手爸妈信奉“定时喂养”的选择,个人觉得不够科学,可能造成孩子饿了却因为不到时间而延误了,也可能到时间了不饿,硬要喂奶打扰了孩子的自主睡眠,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引发宝贝哭闹。我在儿子女儿小时都没有拘泥于定时哺乳,而是“按需供给”,孩子吃饱了、不被打扰了,自然就不哭闹了。小宝宝大小便还没有形成规律,夜里因为大小便(尤其是大便)不适而哭闹是常有的事,这是对大人的提示。环境过于干燥、有异味、突发的声响等也会刺激到孩子,引发不适感而哭闹。二,成长引发的哭闹成长引发的阶段性哭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神经发育:小宝宝出生后两个月左右时(孩子间略有差异),晚上会经常突然哭闹,安抚会有效,但放下就哭,睡眠很浅。老一辈人多说孩子是因为受了惊吓,需要叫魂之类的。其实是孩子在这个阶段神经系统快速发育引发的,比较考验大人的耐力。过了这一阵,症状就会改善消失。肠胃发育不完全:在婴幼儿期,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如果喂得过多再加上整天躺着,食物很容易聚积在胃里导致胀气或者腹绞痛,爸妈顺时针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为了避免伤及孩子娇嫩的皮肤,最好配以按摩油。通常情况下,宝宝6个月左右大时肠胃日趋发育成熟,这种症状就会消失。长牙:我家儿子和女儿长牙都相对较晚,据说宝宝长牙越晚,小牙“破土而出”需要克服的阻力越大,越容易引发疼痛感。长牙那段日子,他们白天除了喜欢到处啃东西、情绪不稳定,晚上也不时伴有哭闹。过了长牙期,这种夜啼就自然消失了。缺钙:据说如果孩子成长速度过快而体内的钙养分不足时也会引发夜间哭闹,可以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三,疾病引发的哭闹各类疾病自然也会引起孩子夜间哭闹,比如常见的感冒鼻塞、嗓子红肿、耳朵发炎等。这个时候哺乳、拥抱安抚可以起到缓解的效果,但不起根本作用。如果孩子持续哭闹不止要考虑去医院就诊。这里不做赘述。四,不良情绪引发的哭闹宝宝因为受到惊吓、焦虑等也会夜间啼哭,这往往是些非常敏感的孩子,通常情况下不会哭闹得很厉害,只要爸爸妈妈及时给予搂抱、轻抚,宝宝从中获得安全感和抚慰就可以慢慢安然入睡。
    刘冬云 主任医师 2018-09-28 09:33:24
  • 祝大家中秋快乐! 阖家团圆!
    刘冬云 主任医师 2018-09-24 15: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