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条结果

  • 蓝色橡皮大疱性痣综合征主要为皮肤和肠道血管瘤同时并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儿童期发病,不易自行消退。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皮损为蓝色皮下结节,质软如橡皮,有压痛,直径一般3~4cm大小,数目单发或多发不等。 胃肠道损害可引起反复黑便及贫血。皮肤及肠道损害程度不一,有孤立皮肤结节的患者中也可出现严重的出血。 治疗上(1)内镜治疗:包括胃镜、小肠镜、结肠镜,分别针对上、下消化道不同部位病变予以治疗。可据病情选择病灶套扎切除、硬化剂注射以及氩离子凝固等。(2)保守治疗:药物、输血、补铁等。(3)外科手术:适用于严重出血或合并疝气、肠扭转、肠套叠等患者。(4)皮肤病变治疗:当病损涉及重要
    刘娓娓 副主任医师 2022-06-05 17:12:18
  • 扩张、儿童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门静脉瘘、门静脉肝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儿童咯血的介入治疗、儿童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儿童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期望技术不断更新、提升技术水平,在儿童介入治疗方面该技术能够覆盖更多的疾患,为患儿解除病痛。 专家简介 叶志球,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副主任,介入放射学术带头人,介入&血管瘤专科负责人。 硕士、暨南大学在读博士。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24年,具有扎实的影像学功底和放射介入手术经验,擅长妇、产、儿科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累计发表各类文章30余篇,参编妇产儿方面著作4部,主持、参与省级课题5项。 2016年
    叶志球 主任医师 2019-03-14 10:40:30
  • 下消化道病变(一)慢性便血1.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的最常见原因,小儿消化道出血超过60%的病因是结直肠息肉引起的。儿童肠息肉多发于2-8岁。一般息肉较大,直径多在0.5~3.0cm之间,90%左右的病理类型为幼年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也有发生恶变的病例报道。便血特点为排便终了时出现鲜血,量少,不与粪便混杂。首选结肠纤维镜辅助检查,并且可以在肠镜下微创手术治疗。2.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牛奶蛋白过敏症新生儿期2~28d均可发生,出生后10d左右出现临床表现者居多。轻者表现为便血、腹泻、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发生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治疗方面停用可疑致敏食物及应用蛋白水解奶粉、肠
    刘烽 主治医师 2018-06-16 05: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