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1条结果

  • 2018年5月11日上午,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会议室,一场由中美神经外科专家针对儿童胶质瘤的联合会诊成功进行。13岁的杨x因头痛伴肢体无力行头颅MRI检查,发现丘脑胶质瘤。于3月10日在唐都医院成功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病理结果显示为间变型胶质细胞瘤,同时还进行分子病理检查,了解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放化疗。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举磊因杨X有亲戚一直在美国生活,了解到孩子的病情后,主动提出希望能联系美国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会诊,对后期治疗提供帮助。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举磊教授同意了这一提议,定于5月11日上午进行中美神经外科专家联合会诊。王举磊教授团队与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神经
    王举磊 副主任医师 2018-07-18 09:17:39
  • 当前,陕西连续出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我院严格实行实名制分时段全预约就诊(预约方式附后),同时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解决治疗难题,颅底肿瘤中心赵天智主任开启线上诊室、远程专家会诊平台,通过远程初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做出应对治治疗方案:  可以在微医生网站赵天智主任网上诊室咨询,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哪些患者可以线上问诊?  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听神经瘤、胆脂瘤、颅咽管瘤等尤其是颅底脑干肿瘤的患者,均可线上问诊。  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做好个人防护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2021-12-21 15:48:55
  • ,定期复查);复发肿瘤“缩小”现象需继续跟踪复查;复发后可考虑放化疗,但效果有限。图5 第四组--复发的间变性室管膜瘤:第一次近全切除后6个月复发;二次手术扩大切除后行C7-T10的放疗(45Gy),全外显子靶向用药基因检测提示对现有化疗药物不敏感,术后9个月再次“复发”。不能排除放疗后改变,且不考虑再次手术治疗,3个月后复查。图6 第五组--复发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当地医院手术部分切除肿瘤,外院病理会诊提示PNET;4个月后于我院行肿瘤全切后全脊髓放疗(45Gy);二次手术后21个月,肿瘤复发后于我院行第三次手术,术后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建议可考虑化疗。图7 第六组—低级别胶质瘤?:1995年
    荆林凯 住院医师 2018-07-16 18:32:53
  • 血管畸形伴出血可能,少突胶质瘤不除外。   住院后,医生进行补液、降颅内压、抗癫痫等一系列治疗的同时,还为王女士做了脑血管造影,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市医院的专家会诊后一致建议手术,只是体巨大且长在功能区上,难度大、风险高。一旦失败,很可能导致半身瘫痪、失语的结果。更且这种高难手术,当地医院的设施设备难以维系。因此,只能建议王女士前往北上广的大医院,以寻求进一步治疗的可能。   至暗时刻 再次点亮生命的希望 ▲ MRI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超7厘米大小   看着饱受病魔摧残的妻子,爱人张先生忧心如焚。在妻弟的陪同下,带着王女士就风风火火地直奔上海的一家三甲医院。在该院会诊后,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2-11-16 09:43:12
  • 手术切除的标本中有肿瘤细胞,但是病理医生遗漏了呢?所以病人带着以前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来到我们医院进行病理会诊,但也仅仅是看到胶质增生的改变,同样没有看到肿瘤细胞,治疗再次陷入困境。我们分析病人手术后复查的磁共振片发现,病变还是呈现比较典型的恶性肿瘤特征,之所以病理诊断无法明确,可能是取材的部位不在肿瘤核心区域,所以病理医生难以诊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柯超教授建议病人再次手术,更多的切除肿瘤组织,一方面可以有更多核心的肿瘤组织标本便于诊断,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肿瘤体积,提高后续治疗的效果。经过这几个月的辗转,病人也理解了目前治疗的困境,选择了再次手术治疗,手术后顺利出院,手术中快速
    柯超 副主任医师 2021-03-12 13:27:42
  • 工作的医学博士外甥王先生,赶忙将磁共振影像拍照传给外甥,听取他的意见。  了解到舅舅病情后,曾在上海某三甲医院工作的王博士立即联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潘仁龙主任。根据磁共振影像,潘仁龙主任指出:“从片上看,枕叶明确的占位,肿瘤内有一个明显的结节,伴囊变。虽然肿瘤边缘环绕也很明显,需要检查胸部,看有无肺部病变,肺部好的就是头部原发肿瘤,应该在2-3级左右了,具体需要看病理。”一番交流后,王博士建议舅舅到蓝十字脑科寻求进一步治疗,潘仁龙主任随即安排好住院相关事项。▲ 潘仁龙主任和王博士沟通病情  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要警惕胶质瘤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原发性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1-09-06 09:11:34
  • 顶叶占位,范围较前明显增大,均以弥漫性胶质瘤考虑伴左顶叶肿瘤卒中出血。10月11日,患者症状较前加重,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右侧肢体肌力明显下降。当地医院表示无法救治,希望渺茫。  之后,患者家属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求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特需专家李士其教授、周范民教授、黎军主任,神经外科6B病区潘仁龙主任对患者影像资料、病史进行了会诊。李士其教授指出,根据影像资料结合病史,患者主要是吃了过多化疗药物导致肿瘤组织结构改变,发生肿瘤卒中,导致出血,产生颅内高压导致患者昏迷,仍然有手术希望的,但是风险也是不言而喻。  李士其教授一锤定音,让家属看到一线生机。最终,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决定接受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3-11-24 09:20:15
  • 近几天参加了几次疑似脑胶质瘤的会诊,于是查询了一些指南。 1.对高级别胶质瘤,强烈推荐最大范围安全切除。手术目的包括:缓解由颅压高和压迫引起的症状;降低类固醇药物使用,维持较好的生存状态;降低肿瘤细胞负荷,为辅助放/化疗创造条件;延长生存期;获得精确病理诊断。与单纯活检相比,尽可能切除肿瘤是影响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2.低级别胶质瘤 对于弥漫性低级别脑胶质瘤,强烈推荐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新型手术辅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影像学的肿瘤全切率,减低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刘海鹏 副主任医师 2019-09-03 19:40:35
  • 胶质瘤(Glioma)  来源于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肿瘤的统称,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  根据《脑胶质瘤诊疗规范》,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胶质瘤很难根治,往往会复发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肿瘤科(放疗)头部伽玛刀组陈琦主任介绍,根据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级别不同,临床上一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将胶质瘤化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  毛细胞星状细胞等低级胶质瘤  Ⅱ级:  扩散浸润的低级胶质瘤  Ⅲ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等  Ⅳ级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1-11-18 11:55:13
  • :没见病人,网上不太好具体回答的,一两句话也难说清楚的。您的病情并不复杂,一般来讲应在多数神内科医生的处治能力范围内,故还是先找当地神内科有经验的医生看看吧(必要时不妨同时找数位大夫看病的)。象您这种情况,诊断治疗必须由面诊大夫决定。建议您不妨看看下面推荐文章,请尽可能仔细看完,可能会对您有所启发的。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女57颅内异常信号—病毒性脑炎?脱髓鞘病?胶质瘤?》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女39脑内弥漫性病变,脱髓鞘?脑梗塞?肿瘤?脑炎?》家属:万分感谢闵教授的解答,我父亲在沈阳军区总院期间先后在神外、神内、影像科会诊。神内认为是脑胶质瘤但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2018-07-18 11:01:59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