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条结果

  • 为何要进行冬病夏治三伏是传统农历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三伏”的时间即“长夏”,五行家对其冠以“土”。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按木、火、土、金、水的相生关系可以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所以“伏”的另一层意思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而三伏天正是我们传统中医学的一个特色“冬病夏治”的时间
    郁超 主任医师 2018-08-16 23: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