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第二章 皮肤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与原则

2018年10月10日 1889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第二章 皮肤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与原则

第二章 皮肤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与原则
微创或无创无痛技术是皮肤外科学的最基本原则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彭才智
有创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有创手术治疗的基本操作
微创或无创的非手术治疗技术
第一节 微创或无创无痛技术是皮肤外科学的最基本原则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皮肤外科治疗无创或微创无痛苦成为可能。无创或微创无痛技术是皮肤外科医生在对皮肤组织以及体表器官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时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也是皮肤外科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皮肤修复与重建科学的精髓所在,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的外科有创手术
20世纪以前,外科基本技术和操作主要是以手术刀等器械进行切开、剥离、暴露、缝合为核心。外科手术医师需要在直视下用手直接接触需要治疗的器官和组织进行手术操作,对于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的范围和深度都比较大。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较大的侵入性和破坏性,为了到达病变的器官组织,为了能在直视下操作,须尽量显露术野,对于皮肤组织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手术入路切口。因此,有创的手术不可避免的给受术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和破坏,这是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的一个不足之点。例如,传统的腋臭梭形切除术,腋下手术刀口瘢痕明显,许多的女性患者不易接受。面部器官以及性器官的皮肤恶性肿瘤的扩大根治术等。
二、微创技术的诞生
1987年,法国里昂的医生Philippoe Mourer 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后,此项技术在世界许多地区得到了飞速的推广,微创外科便应运而生。
微创外科是随着内镜发展起来的微小创伤手术,是外科技术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使外科医生不需要腹壁长切口就可以进行内脏的手术。外科医生可以借助内镜技术进行比用手操作更为精细的手术过程,皮肤外科进行皮下肿物及腺体的手术同样要求手术入路切口要小。
皮肤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是随着术中冰冻切片显微镜技术的进步发展起来的。
皮肤的恶性肿瘤逐年增多,特别是头面部,不仅影响健康,同时影响美观。皮肤恶性肿瘤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切除癌组织,通过术中冰冻切片显微镜技术,术中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减少组织创伤;手术切除后遗留的创面和缺损应用微创技术和原则来进行修复和重建。
因此,所谓微创手术就是采用最小的手术切口的方法进行外科治疗。皮肤外科的微创手术要求皮肤切口尽量的小,皮肤外形美观瘢痕最小化。因此,皮肤外科的微创技术是通过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和材料以及精细的操作,来实现对正常组织最小的损伤,炎症反应最轻,肿胀淤血最轻,并发症最小,瘢痕最小。而且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或没有痛苦,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不需住院,甚至不影响正常上班或影响较小。因此,采用无创、低创、低痛苦的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手段,去除病变组织,尽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不以牺牲正常组织为代价是微创技术的治疗原则。也是皮肤外科学追求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三、微创技术的意义和美学价值
1、微创手术的美学价值
传统手术的扩大切除往往会遗留明显的术后疤痕,需要进行二期的美容修复手术。传统的手术造成切口部位的创伤,有时还会出现令人厌烦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感染可以加重切口瘢痕的明显程度,特别是面部皮肤及五官的瘢痕,不仅影响外观,也可以导致受术者的心理障碍。
微创手术采用小切口、隐蔽切口的入路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较,确实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如腋臭手术目前均采取小切口进入皮下清除顶泌汗腺,与皮肤和皮下脂肪切除的术式相比,保留了皮肤并使皮肤的刀口和损伤变得最小。
内镜技术在皮肤修复与重建手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内镜下术野清晰,解剖结构易于辨认,特别适合一些精细准确的操作,如面上中部及全颜面的除皱、切除囊肿、去除异物、埋置扩张器、切取颞浅筋膜、腹部抽脂、隆乳等美容修复与重建领域。
微创手术术后损伤小、功能恢复快,是皮肤外科医生和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方式。临床上有时遇到有些恶性肿瘤患者宁死不接受一些创伤特别大的破坏性手术,如外阴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等。皮肤恶性肿瘤的切除手术正逐步趋向于微创化,使术后器官的功能尽快康复。
2、微创手术的意义
微创手术采用无创、低创、低痛苦手段,尽最大限度地去除病变组织而保留正常组织;采用精细器械操作,减少组织损伤不影响血运,创口得以高质量愈合。因此,微创手术外科可以达到较快的功能恢复和良好的外观效果。
由于疾病的原因特别是面部的皮肤恶性肿瘤不仅影响健康,也破坏了人体美,皮肤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手术方法修复和重建患者人体的形态美和功能美。微创手术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微小和隐蔽的切口,减少术后的切口瘢痕形成;利用解剖结构的入路,以及有限的手术入路范围,可减少肌肉切开创伤和术后疼痛;术中病理指导下的精确切除以及美容缝合技术,使得患者不仅术后康复快而且具有满意的外观。
因此,微创手术是对人体美的再创作,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微创手术的原则是不以牺牲正常组织为代价,使人能够有尊严地活着,这就是微创手术的意义所在。
四、皮肤外科治疗由有创的手术逐步走向微创和无创治疗
患者的求医要求逐渐提高,医生的治疗观念也在变化。皮肤外科有创的手术治疗逐步走向微创,但是手术毕竟是一种有缺陷的技术服务,皮肤的有创损伤以及不可避免的并发症的出现都会使医生和患者产生不满意。随着科学的进步,激光和光电技术的发展使以前一些需要手术切除的皮肤疾病也可以免除手术的痛苦。微创和无创的非手术治疗技术正逐步取代手术治疗来弥补手术治疗的缺陷和不足。
科技的进步,使非手术治疗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就医者对于无创伤、无痛苦、恢复期短且效果明显的非手术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07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微创与抗衰老专家委员会。非手术治疗领域包括物理方法如激光、光子、电外科、射频、超声波、冷冻、文饰、注射填充等,化学方法如中胚层疗法、药物疗法等,在皮肤修复与重建治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有超过手术治疗的趋势。
五、无痛技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对手术过程中无应激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完全无痛和无记忆状态下接受手术。麻醉学的发展使完全无痛医学操作的理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使皮肤外科手术能够在无痛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如常用的表面麻醉、肿胀麻醉和复合静脉麻醉等。
第二节 有创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皮肤外科有创手术治疗的最基本要求是术后的皮肤创面和刀口愈合要良好,切口术后瘢痕不明显或在隐藏部位。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很多,如病人全身情况、局部血运、手术前后的处理、缝合材料,以及手术操作技术等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了给创口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手术操作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无菌原则
任何感染都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在鼻、眼、口腔等部位手术时,局部不易做到绝对无菌,但皮肤及口腔等腔道应作好术前准备,术中应避免外源性感染源引入术野区。
二、微创原则
任何有创的手术对组织都有一定的损伤和破坏,而微创技术要求操作者要稳、准、轻、快,手术刀、剪及缝针必须锋利精巧。要爱护组织,手术创面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不宜过长,并随时用湿盐水纱布将创面覆盖起来。应避免过热的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术中止血应使用双极电凝器,以防创面组织损伤而影响愈合。
三、无张力原则
皮肤张力过高可导致皮缘血供障碍组织坏死、伤口裂开。缝合时伤口张力过高,术后瘢痕会沿着张力线扩大使瘢痕明显。张力过高也会使组织器官牵拉变形。因此皮肤缝合伤口应避免张力。
四、无血肿、无死腔原则
由于血肿的形成会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血肿可导致组织坏死,在某些部位发生血肿会很危险,如颈部张力高的血肿(皱纹切除术)会影响呼吸,眼球后血肿(下眼袋手术)可导致失明。死腔的存在也会形成血肿。因此手术不应留有死腔,应避免血肿的形成。
五、无创面原则
皮肤组织覆盖全身是包装器官,皮肤应保持完整不应有创面和缺损。较大的创面和缺损可以通过皮肤移植和皮瓣转移来修复。
第三节 有创手术治疗的基本操作
一、切开
1、皮肤切口的选择 皮肤外科手术的切口位置和走向的选择与愈合后的瘢痕质量、局部外形和功能恢复紧密相关。因而,在设计皮肤切口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1)朗格氏线(Langer):1861年Langer在尸体皮肤上戳许多洞,这些洞形成有一定方向的椭圆形,其长轴连接起来即为有名的朗格氏线。多年来,朗格氏线一直成为切口线的标志。
(2)皮肤自然皱纹线即表情线:皱纹线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深,年轻时皱纹不明显,但在表情肌活动时即可显露,皱纹线与朗格氏线不一致时,皮肤切口应与皱纹线一致。
(3)轮廓线:耳根、鼻翼沟、红白唇交接处、发迹线、眉周缘、颌骨下缘、乳房下皱襞等。手术切口选择在这些部位较为隐蔽。
(4)隐蔽切口:如经口腔或鼻腔内切口,施行面颊部深部肿瘤切除等,术后无瘢痕外露。但是,此种切口显露较差,且系污染切口。
(5)推挤试验:在皮肤松弛的部位,用拇指和食指于不同方向推挤皮肤,可见皮面上呈现纤细平行纹理,或出现不规则的菱形碎纹,选择切口方向应与平行纹理一致。
(6)关节部位:关节部位切口方向应与关节面平行,不得纵越关节平面。必须跨越关节面时,应经由关节的侧正中线,或将切口设计成弧形或锯齿形,以免发生瘢痕挛缩,限制关节活动。
2、切开的原则
正确持刀,应使刀刃与皮面垂直或刀刃稍稍偏向内侧,使缝合缘轻度隆起。刀片要锋利(11、15号刀片),一次要切透全层,切忌反复拉锯式切开,造成不整齐的切口线。在头发部、眉处作切开时,刀刃应与毛发方向平行,以免损坏毛囊,尽可能减少毛发脱落。莫氏显微描记手术需要创面二期愈合的或手术采取削切术的,可以与皮肤成一定角度削切病变组织后待创面二期愈合。
3、几种常用的皮肤切口
切口设计要合理,不仅易于手术部位的显露还要考虑切口的美观、隐蔽、易于愈合等许多重要因素。
(1)梭形或椭圆形切口:一般用于圆形组织切除而易于闭合的切口。椭圆形切口设计时,长与宽约为3~4倍。
(2)楔形切口:常见于组织边缘的全层部分切除。如眼睑组织的全层部分切除、唇部肿物的切除、耳廓复合组织的切除等。
(3)S形切口:S形切口常用于与肢体长轴平行的切口设计,如关节附近的切口、皮瓣血管蒂的显露切口。S形切口设计简单,形状圆滑流畅,可灵活应用于各种皮瓣解剖的附加切口、祛除猫耳朵时的延长切口等。
(4)V-Y切口(推进皮瓣):有两种类型,即V形切开,Y形缝合;Y形切开,V形缝合。常用于组织有错位或小的缺损时,如耳垂位置的矫正。
(5)Z形切口(Z字改形术):应用最广的一种切口设计。
Z字改形术的临床应用:适用于松解条索状挛缩瘢痕、错位组织的复位、预防管腔条索状环形狭窄和挛缩瘢痕形成。原理为向一个方向距离的延长是在舍弃垂直方向的长度基础上实现的。切口设计要注意切口两侧的组织是否正常,如果切口两侧组织弹性欠佳,Z字改形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1)延长两点间的距离,可矫正颈部、腋部、腹股沟、肘部、手指等处的挛缩瘢痕和蹼状瘢痕。
2)鼻孔、耳孔部分狭窄的矫正。
3)眼口鼻耳变位的修复
4)增大吻合管腔的口径
Z字改形术的方法:
1)同角度的Z字改形术(对偶皮瓣)
2)不同角度的Z同角度的Z字改形术(换位皮瓣)
3)连续Z字改形术
4)四瓣形切口(双Z)
5)五瓣形切口(双Z形切口加V-Y形切口)
(6)M形切口(M形皮瓣):是单纯椭圆成形术的一种变形,可以缩短瘢痕的长度。适用于避免由于椭圆形切除过长切口延至重要美容单位如眼睑、口唇和鼻部。
(7)W形切口(W形改形):切除组织两侧的皮肤创缘切口为W形,小的皮瓣交叉缝合,变直线瘢痕为曲线从而改变张力。
二、剥离
组织剥离包括锐性剥离和钝性剥离及锐钝相结合的劈裂剥离法。剥离最重要的是准确掌握解剖层次,如在四肢躯干,组织剥离应在深筋膜层进行;面部应在深浅脂肪层之间进行剥离;头部在帽状腱膜下剥离;恶性肿瘤的切除必须用锐性剥离,以免挤压组织促成瘤细胞的扩散转移。
三、缝合
皮肤外科手术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术者的皮肤缝合技术有关。皮肤的平整对合、无张力缝合、完全消灭死腔,使用的缝合针和线的材质,有齿镊子不能夹持皮肤等细节等是伤口愈合与术后减少瘢痕的重要因素。
1.影响缝合效果的技术因素
(1)松紧度:创面缝合的松紧度要适宜。过紧,可能引起组织的压迫缺血坏死;过松,创缘留由缝隙,易致术后血肿等使伤口感染和延期愈合以及术后皮肤瘢痕过宽。
(2)张力:皮缘对合要平整无张力。如张力较大,要通过必要的皮下和皮内缝合来减轻皮肤表面的张力。
(3)针距和缘距:一般在3mm左右。过大皮缘对合不易平整;过小,留有不必要的缝隙痕迹;不均匀,给人以手术粗糙之嫌。缘距要根据创缘的张力,皮肤的质地和缝线的粗细来掌握,一般要求在3~5mm左右,眼睑等皮肤菲薄的部位,缘距要在1mm左右。但是要记住皮肤是长上的而不是缝上的。
(4)缝合深度:皮缘两侧缝合深度要相等,这一点对于深度不等的伤口为重要。在缝合时要注意创缘两侧的层次要对合正确,两侧进针和出针距皮肤的外缘要相等。在皮内缝合时,要在真皮深度缝合,这样既能保证皮缘无张力,又能减少异物对瘢痕的刺激作用。
(5)拆线时间:正确掌握拆线时间,可以使缝线瘢痕尽早消除。身体不同部位的拆线时间是不一样的。头面部:5~7天;四肢躯干:7~10天;膝部、背部、足部:10~14天。张力过大的切口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应晚些拆除。
2. 影响缝合效果的客观因素
(1)部位:身体的不同部位,瘢痕形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通常,面部不易形成瘢痕,尤其在眼睑等皮肤薄而细的部位。粘膜不形成瘢痕,如红唇。但是,如皮脂腺较旺盛,则易致瘢痕形成。胸骨区、躯干、四肢(不包括手和足底)易形成瘢痕。
(2)皮肤质地:皮肤白而细的人,瘢痕形成不明显;皮肤黑而粗的人,瘢痕形成明显。
(3)体质:瘢痕体质的人,瘢痕形成非常明显。
(4)性别:男性较女性瘢痕形成明显。
(5)年龄:婴幼儿和老年人瘢痕形成不明显,青壮年瘢痕形成明显。
3.切口缝合的方法
(1)间断缝合法:
a.外翻间断缝合:轻度外翻间断缝合在皮肤外科中最常见。
b.内翻间断缝合:在重睑成形术切开法中应用。
(2)皮内缝合法:真皮底层的精确缝合,可使创缘对合紧密,减少瘢痕形成。
a.间断皮内缝合: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的张力。
b.连续皮内缝合:可以免除皮肤表层的缝合,皮肤表面可以使用免缝拉合胶布或使用生物胶,避免了皮肤表面的针眼瘢痕。
(3)褥式缝合法:可使创口边缘外翻,对位良好。
a.水平褥式缝合法:用于创缘容易内卷又无张力的切口,缝合后两侧外露缝线平行于切口。
b.垂直褥式缝合法:用于创缘容易内卷又有张力的切口,缝合后两侧外露缝线垂直于切口。
(4)连续缝合法
4、特殊情况的缝合技巧
a.切口长度不等的缝合:若创缘两侧长度不等不是很明显,可以通过中央缝合方法逐步祛除差别,或者切除一侧末端组织祛除猫耳朵。
b.三角皮瓣尖端的缝合:两侧皮肤间断缝合时,将三角形尖端仅穿过皮内或皮下组织,则可避免缝线对皮瓣尖端组织的压迫,又可对合良好。
四、止血
彻底止血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之一。要求术者止血时动作轻巧细致及微创精细操作。常用的止血方法有:
1、 双极电凝法 最常用的止血方法。止血时,应用双极电凝镊子准确夹持出血点或血管口处,切忌过多夹持周围组织,造成大块组织炭化,影响伤口愈合,术中电凝不可烧灼皮肤。
2、 结扎止血法 一般用5-0丝线或3-0丝线结扎,要求打三重结。较大的血管断端应缝扎止血。
3、 压迫止血法 用温盐水纱布压迫5~10分钟,可使毛细血管闭合而凝结止血。
4、 止血带的使用 常见四肢远端的手术。上止血带时,一次充气时间上肢不超过1小时,下肢不超过1小时30分钟。如需继续使用,可排气数分钟使局部血循环恢复后,再重新使用。
5、 止血药物的局部应用
(1)肾上腺素在局麻药中或注射盐水中配成1:20万的溶液,一般是10ml中加一滴(7号针头缓慢平推自然滴落),不仅可以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出血。
(2)在20ml盐水中加入1支肾上腺素,用此溶液浸湿纱布后用于创面止血。此方法一般用于中厚取皮的创面止血和经过上述三种方法处理后创面仍有较多渗血时。但应警惕肾上腺素的反跳作用,以免产生血肿,继发感染,影响愈合。
(3)局部应用凝胶海绵或止血纤维等,也可达到止血作用。一般用于腔穴内的止血,不用于植皮区,以免影响移植皮片的成活。
五、引流
由于广泛的剥离创面,创面渗血或止血不完善易造成血肿、积液或继发感染。因此,手术后的引流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必要措施之一。引流条可采用橡皮条或半管,也可用硅胶管连结负压瓶,使引流更充分。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条,引流物较多时,可以延至术后3~4天再拔除。
六、包扎固定
手术后伤口的包扎固定是术后处理的一个关键步骤。
1、一般情况 所有手术切口,先用一层油纱,再用4~6层的平整的干纱布覆盖,必要时可加一层棉垫或绷带固定。
2、特殊包扎
眼:眼睑手术后,除油纱及敷料纱外,要加软棉及纱布特制的眼垫。术后三天更换纱布。
鼻:如采用额部皮瓣鼻再造,术后应在敷料上开窗以观察血运。为防止术后血肿及水肿,常需要在常规敷料外加用石膏牙印棉胶或低温热塑板塑形加以固定。
耳:术后应防止术区睡眠中受压,应在耳前耳后加用软棉垫。如有负压引流装置,应固定到额部。
口唇:口周小手术可不用敷料,仅涂以抗生素软膏,每日用双氧水清洁创面。如为植皮手术,应在包堆外加油纱及涂抗生素软膏,以免进食进水时污染纱布。
颈:颈部不宜环形包扎以免影响呼吸及头面部供血。如需加压可采用包堆敷料。也可采用围巾式敷料,重叠交叉加压固定到前胸。
胸腹部:除常规敷料外,可加用胸、腹带以保持压力及稳定。
乳头或乳房:术后包扎要避免过度压迫乳头,可以多层中央掏空的纱布包扎。
会阴部:敷料应留有大小便通道,并以油纱覆盖以免污染术区。为保持敷料稳定,可用丁字带或石膏裤。
四肢:包扎时要压力适当,应避免影响静脉回流。
第四节 微创或无创的非手术治疗技术
外科是一种通过创伤来治疗疾病的技术,手术后的创伤会对身体引起创伤后反应,出现过度或不足,这种创伤刺激反应既有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有对身体有害的反应。微创或无创伤的非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弥补了手术的不足,是皮肤外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创伤非手术治疗技术成为可能,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皮肤外科的无创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如激光技术、光学技术、等离子皮肤再生技术、电、射频技术、超声波技术等,化学方法如中胚层疗法、药物疗法等以及生物材料填充技术等,这些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皮肤外科的修复和重建中,由于这些技术逐渐完善,使治疗的效果越来越被广大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一、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是建立在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扩展的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局灶性光热作用原理、光化学反应、光调作用理论基础之上的。
对于色素增加性皮肤疾患,由于Q开关激光的成功应用,一些真皮来源的色素性皮损如太田痣等几乎可以获得100%的清除率,纹身的治疗也变得简单方便。对于色素减退性皮损如白癜风,临床上使用单波长308nm激光进行治疗,其发光介质为氯化氩,即准分子激光,目前认为是治疗白癜风的金标准。
对于血管性皮肤疾病的治疗要困难一些。很多的脉冲激光或强脉冲激光治疗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很难达到满意效果。强脉冲光子IPL技术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色素、血管、皮肤老化、多毛症等的治疗。点阵激光在紧肤和萎缩性瘢痕的治疗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光与光敏剂的作用,使组织产生大量的单态氧和过氧化羟基自由基,最终产生对病损组织有选择性破坏作用(如病毒疣、日光性角化皮损、皮肤肿瘤组织等)。在皮脂腺内单态氧还能对过量增生的痤疮丙酸杆菌有杀灭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寻常痤疮。对于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疗效较高。
低能量激光溶脂技术分为体外低能量激光溶脂术和体内低能量激光溶脂术。激光溶脂技术是在肿胀麻醉技术基础上,选择性溶解脂肪,500ml以下的液化脂肪可以吸收,大量液化脂肪需要负压抽吸。临床上应用的有HeNe(氦氖激光)、GaAs、GaAIAs和1064nm波长的Nd:YAG激光。
二、射频技术
1868年Da rsonval首次将射频(RF)技术应用于活体组织。1990年,Rossi和 Mecgahan等报道了RF技术用于人的肝肿瘤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有多种不同的RF治疗方法,包括由单极 向双极、多极、冷却电极发展等,射频技术在皮肤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射频是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医学上把0.5MHz-8MHz的交流高频电流称为射频电波。射频手术设备采用了定向无线电波发射技术,经由设备主机产生的主要载波频率的电波,通过双极电极传导出电波作用于组织,由于细胞阻抗,产生热效应。
运用射频电波产生热效应的原理可以治疗一些老化性皮肤损伤、炎性痤疮及萎缩性瘢痕,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利用射频热效应可以使皮损内蛋白质凝固坏死。对于体表皮损如尖锐湿疣等,可以通过双极射频凝固器发生射频功率为30W左右的射频产生热效应,使疣体凝固坏死。对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的顶泌汗腺可以通过小的皮肤切口进入,射频可以使深层脂肪内的腺体凝固坏死,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从而保留了深层脂肪,使腋臭手术可以保留皮肤和大部分脂肪组织。
射频技术可以与光子技术结合安装在同一台设备上来提高疗效。射频也可以联合不同波长的激光进行治疗。
如果能量来源于等离子,它既不是激光,也不是射频。等离子再生技术可以改善细纹、粗糙皮肤、色素沉积以及拉紧皮肤等。也可与射频结合提高疗效。
MyotonologyTM技术具有专利性非创伤性利用微电流的刺激作用,恢复皮肤张力,增加皮肤循环和代谢、水化,减少皱纹,改善皮肤质地等作用,使皮肤年轻化。
三、中胚层疗法
中胚层疗法又称间充质疗法,由法国医生Pistor于1952年首先提出。这种疗法是通过向皮下或者肌肉、关节等部位注射各种药物,主要用于关节炎、皮肤病、运动性损伤、疼痛控制、血管淋巴循环障碍以及预防性接种等方面。近十余年来,逐渐应用于皮肤外科美容领域,包括局部塑身溶脂、祛除眼袋、改善蜂窝组织橘皮样外观、除皱、治疗脱发、改善瘢痕、治疗局部多汗症等。尤其在形体雕塑中最为广泛,被称为注射溶脂或塑美疗法。
四、注射美容与生物材料填充技术
注射美容主要是利用药物或注射材料来改善外观。
注射材料包括人工永久性填充物如硅胶、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等。还有一些材料为暂时性的填充材料如胶原、透明质酸等。
自体脂肪作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是自体脂肪组织的移植和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
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快速发展为组织或器官缺损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并成为目前最有前景的生理性修复技术。2001年Zuk首次从人体脂肪组织中获得同样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即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
自体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CAL)是2009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的吉村浩太郎教授首先报道的。从2003年开始吉村浩太郎应用CAL技术治疗患者300例。70%是应用于乳房假体取出后充填增大乳房或乳房切除术后的乳房再造,20%是应用于面部老化或脂肪萎缩的填充、面部的塑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主要的临床应用包括:软组织填充增大乳房和再造乳房。由于假体隆胸并发症的原因,在未来自体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技术(CAL)增大乳房有可能会取代硅胶假体隆胸。应用于半侧颜面萎缩和面部的年轻化以及臀部的提升、老人手的年轻化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软组织填充等。
注射药物最为常用的是肉毒素的注射。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杆菌产生,可以选择性地使肌肉无力或麻痹,而发生神经支配性萎缩。是因为抑制了周围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引起暂时性肌肉松弛麻痹。国内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是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主要用于注射鱼尾纹、额纹以及眉间纹等,注射脸部咬肌处可以瘦脸以及腋窝和手部注射治疗局部多汗症等。
五、抗衰老或抗衰老医学
抗衰老医学是通过多种方法如药物、遗传方法、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来延缓衰老。近十年来发现最有效的是口服小剂量的人体生长激素(HGH),可有效地较少脂肪,增加肌肉强度和张力,增强免疫和性功能,并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儒耀,方彰林主编,美容整形外科学(第3版)[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 汪良能,高学书主编. 整形外科学(第1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3] 戚可名主编。整形美容外科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 程金龙主编. 微创美容外科手术技巧[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 黄丽英. 微创外科的美学价值[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1):43-44.
[6] 李泽坚. 我国微创胸心外科的展望[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277.
[7] 王臻,郭树忠. 内镜在显微外科与颅面外科整形再造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01,10:323.
[8] 黄志强. 21世纪微创外科的发展[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1,6:193.
[9] 高景恒,白伶珉,李孟倩. 无创或微创美容医学技术的最新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1):49-51
[10] 周展超. 皮肤微创治疗:激光与光子技术[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20(1):5-9.
[11] 王鹏, 胡琼华. 注射美容的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9,20(1):51-54
[12] 冯自豪,发芝. 中胚层疗法在注射溶脂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9,15(5):355-356.
[13] 刘辅仁主译. 皮肤外科学[M].
[14] 方方,张国成主编. 协和皮肤外科学[M].
[15] 李航. 皮肤外科系列讲座(三)皮肤外科的基本技术与适应症[J]. 中国医学美容. 2008,17(9):1537-1539.
[16] 《整形外科原则》精选[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6,12(1):56.
[17] 陈文奇. 微创技术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6,12(1):60-62.
[18] 高景恒,白伶珉,李孟倩. 射频技术在美容外科应用中的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4):290-293.
[19] 程宁新. 注射用整形美容外科材料进展[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11(6):375-380.
[20] 高景恒. 再生医学与干细胞在美容整形外科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9,20(2):65-69.
[21] 郭澍, 王晨超, 孙强. 应用脂肪来源干细胞的软组织填充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9,20(8): 491-494.
[22] 袁继龙, 秦宏智, 王莉波等. 微创溶脂术在美容外科的应用及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8,19(4): 285-289.
[23] 刘丽红, 杨蓉娅. 射频技术原理及在皮肤美容科的应用进展[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8,17(4):292-295.
[24] 林勇, 李世荣, 曹川. 射频技术在美容领域的运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02-104.
[25] 张斌, 刘积东, 陈瑛毅等. 小切口顶泌汗腺皮下剪除加射频凝固术治疗腋臭[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11(2):118-119.
[26] 张斌, 陈瑛毅, 刘积东等. 射频电凝固术治疗男性尖锐湿疣1135例[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38(2):1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