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疼痛的真正原因你也许想不到--原来这只是病的一个症
2017年11月29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部包括跟后、跟跖、跟内和跟外侧急、慢性疼痛。跟痛症是一个症状性名称。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2:l。特别是男性肥胖者及运动员,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
发病机制:
正常人足底不是平的。足底中部向上呈弓形凹陷。从前向后的弓形称纵弓,从内向外的弓形称横弓。足底的弓形结构使人体负重时足部具有弹性。足的纵弓是由跖腱膜维持的。跖腱膜起自跟骨底面的结节,向前伸展,最后分成五股,分别止于五个足趾的趾骨上。跖腱膜的深面有趾短屈肌附着。跖腱膜与足弓之间的关系犹如弦和弓。因此,人在站立、行走时跖腱膜受到强大牵拉力以维持足弓的正常结构。如此,跖腱膜在跟骨的附着点经常受到强大的牵拉力的作用,这一区域的跖腱膜及跟骨骨膜容易损伤。另外,跟骨结节也是足的负重点,人体重量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跟骨结节上,这也是它容易损伤的原因之一。中老年人跖腱膜弹性减弱,跟骨骨质疏松,是易患此病的内因。突然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劳动是跟痛症发病的常见诱发因素。鞋底过硬时也易造成跟痛症。足跟是人体负重的集中区,足跟损伤后周围软组织可出现炎症反应。因足跟周围软组织坚韧,疼痛较重。软组织损伤后再负重可进一步加重损伤。因此,跟痛症可持续数月之久。综上所述,实际上是亘古周围张力平衡被打破,导致的张利失衡,跟骨处受损而出现无菌性炎症进而出现疼痛。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常于劳累后出现。疼痛呈持续性,足跟着地时加重疼痛。检查时,跟骨底面有局限性压痛。严重者足跟软组织可发红及肿胀,压痛范围扩大。有时有其他畸形,为平底足等。X线检查在跟骨底可见到骨刺。有的病人无骨刺。骨刺大小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有骨刺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多数病人有跟骨骨质疏松。
治疗:
跟痛症病人行走困难,很多病人病史较长,影响病人日常生活,特别是对老年人影响更大。因此,应当重视对跟痛症的治疗。临床观察,积极正规地治疗能有效控制疼痛。否则,疼痛可迁延、漫长。治疗的根本是恢复足跟周围韧带的平衡,其中关键性的是腓肠肌和胫骨前肌,当这两块肌肉的拮抗作用解除,跟腱张力降低了,也就是足底筋膜张力恢复正常了,根痛自然就会回复了。其他治疗只是促进局部修复,加快恢复的方法而已。
诱发运动不平衡的最常见因素就是腰椎和坐骨神经问题,导致下肢感觉运动功能紊乱和功能失调。
1. 尽量减少足部负重,让足跟部充分休息,为损伤愈合创造条件。必须行走时足跟部要垫厚软垫,减少对足跟的损伤。
2.局部理疗或热敷。
3.外用涂剂。患者可在家中进行,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方便的治疗方法。常用疗效较好的药物有扶他林乳剂、骨友灵、伤痛一喷灵、正红花油等。外用涂剂要注意使用方法。用药之前,应先用温水泡脚,然后用药。涂药范围应大于疼痛范围。用药后要按摩一段时间。
4.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疼痛重的跟痛症患者可口服消炎止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常用的药物有:扶他林、西乐葆、布洛芬、芬必得、美洛昔康、洛索洛芬等。
5.激素治疗。大部分病人经上述治疗后疼痛能缓解。部分病人疼痛重,这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剂量口服强的松,疗效确实。强的松可与消炎,止痛药合用。合用时二种药物间隔1~2小时口服会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强的松用药时间不宜长,一般3—5天即可。有胃炎、消化性溃疡及糖尿病的病人不用强的松。
6.封闭治疗。经上述治疗无效的病人可用封闭法治疗。用氢化考的松局部痛点注射,一般止痛效果均好。足跟皮肤质韧,注射时本身疼痛较重,并有感染的可能。因此,跟痛症患者应先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时再封闭治疗。
预防:
跟痛症在中老年人发病是很普遍的,给他们平添了很多痛苦。因此,中老年人应注意预防跟痛症的发生。
中老年人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坚持每天散步,使双足能经常得到锻炼。经常散步能使足的韧带保持弹性,跟骨骨质疏松得到改善,有助于预防跟痛症的发生。
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偶然一次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劳动容易患跟痛症。因此,除了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外,要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需要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注意间断休息,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足部卫生和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足的健康。穿鞋要宽松,鞋底要有弹性。鞋底过薄容易损伤足部。
通过上述方法可望防止跟痛症的发生。对于已患跟痛症的病人有助于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