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得了甲亢:碘盐还是无碘盐?其实不用那么纠结!

2020年04月03日 840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文简称甲亢)是现代人群中非常常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多发于年青的女性,男女比例大概为1:4~5,典型表现为体重下降、怕热多汗、心慌、情绪容易激动、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等等,很多甲亢患者得知自己确诊甲亢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医生,我是应该吃碘盐还是无碘盐啊?是的,这是几乎所有的甲亢患者都会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是吃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贫穷年代里,中国某些地方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粗脖子病”,属于碘缺乏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脖子增粗,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当地土壤水源当中缺乏碘,该土地上生长的大多数动植物都存在碘含量不足的情况,所以人们摄取的食物是碘缺乏的,长期的碘缺乏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大,所以就出现了“粗脖子病”,为了治疗和预防这类疾病,中国食品卫生部门于1995年实施了在食盐中加碘的政策,这就是沿用至今的碘盐,现在我们常吃的精制碘盐就属于这类。食盐中加碘的历史至今已经有25年,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的“大脖子病”呢?其实,食盐中加碘10年后,我国7~14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发病率从20.4%下降到了5%左右,时至今日,我国因为碘缺乏导致的甲状腺肿发病率应该远远低于当时的5%。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事实上,现在的甲亢表现的大脖子和过去的“大脖子病”已经不能混为一谈了,过去的“大脖子病”是因为碘缺乏导致的,而现在的甲亢发病大多数是因为自身免疫性因素发病,伴随着甲状腺相关抗体的升高,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看到这里大家弄明白了吗?1995年以前的大脖子是因为碘缺乏而发病,而现在的甲亢大多数是因为自身抗体产生的破坏作用,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亢进,两者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经常吃到很多富含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虾皮等等,加上食盐中含碘,有学者提出了碘过量的说法,而碘过量也被认为和甲亢的发病有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碘元素含量与甲亢的发病率呈“V”字型关系,简单的说,在碘含量适中的状态下,甲亢的发病率最低,随着碘含量的逐渐减少或增加,甲亢的发病率都会逐渐升高,那么现在的我们如果得了甲亢,应该吃无碘盐还是碘盐?
        总体来讲,现代人群中应该极少存在碘缺乏,而从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甲亢患者的尿碘含量来说,有少部分人尿碘含量是非常丰富的,也就是说这部分患者中不仅不存在碘缺乏,反而存在碘过量的可能。对于碘盐,这类人群该如何取舍?
        我们常见的食物当中,碘含量(以每100克计算)前十位的是:1.干裙带菜15878微克 2.紫菜(干)4323微克 3.鲜海带923微克 4.鸡精766.5微克 5.海虹346微克 6.虾皮264.5微克7.虾酱166.6微克 8.虾米82.5微克 9.可乐68.4微克 10.叉烧肉57.4微克。而碘盐的碘含量在1800~3300微克/百克,远低于紫菜,裙带菜的碘含量,对于现代人群来讲,只要我们膳食均衡,没有长期摄入过多的含碘量高的食物,并且保持合理的碘盐的摄入量,是没有必要吃无碘盐的,如果长期吃无碘盐,反而有可能导致碘缺乏,加重甲亢病情或者导致脖子增大。
        总而言之,现在的甲亢不是因为碘缺乏引起,而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是发病的主要机制,现代人群碘含量普遍正常,没有必要刻意去补碘,也不能盲目的禁碘,保持健康均衡的膳食,合理的碘盐摄入量,碘在我们体内既不缺乏,又不过量,就是一个完美的状态。
        
        

4